让健康服务贴身贴心
发布时间:2014-02-27
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是很多人的梦想。眼下,夏港街居民这一梦想正在变成现实。2013年6月起,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了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庭送医送药,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创新机制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现状,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通过多种措施包括制定《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在青年路社区等人流量多的地点设置宣传栏、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信息及服务电话、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及给予诊病指导等,使辖区居民逐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义和优惠政策。
同时,该中心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并与绩效工资挂钩,突出为签约居民服务的数量、质量、满意度等考核指标,进一步规范签约服务行为,推进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建立牢固的就诊关系,并为基本医疗服务及社区首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013年6月27日,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启动仪式上,就吸引了400多名居民踊跃签约。至今,已有2000名居民通过签约拥有了24小时服务的“家庭医生”。
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入开发大道777号(融汇大厦副楼一、二层)新址试运行两个月后,将于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基本医疗功能全面覆盖,该中心将针对各类人群逐步铺开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优化服务
变被动为主动
该中心优先为已签约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2014年度免费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进行中医体质识别项目等健康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及治疗计划,最后由家庭医生将体检结果和干预计划送至签约居民手中,向其详细讲解健康评估情况,约定定期随访、治疗时间,将医疗模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为加强对签约居民健康管理,该中心结合居民健康评估情况,每月发送一条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信息,每月组织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竞赛活动,使社区居民更积极地接受健康教育,掌握预防疾病知识,引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注弱者
上门送医送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工作之一是为孤老、高龄空巢、离休老人、功能障碍等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截至目前,该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筛选出24名需定期上门服务的重点患者,并根据病情制定了诊疗计划,为其提供定期上门诊疗服务。
住在普晖社区的黄连香,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全瘫,需长期卧床留置胃管、尿管,签约医生黄秋花带领全科医师团队每周上门随诊,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康复治疗,更换胃管、尿管,并指导陪护为患者翻身、拍背,以防压疮及防治坠积性肺炎,患者家属发自肺腑感叹,“自从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病情稳定了很多,以前每个月都要住一次院,现在已经半年没住院了,实在太感谢家庭医生了!”
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该中心发现一些贫困家庭因对小病不懂防治,造成大病致贫,最终导致对健康失去了信心。对于此类签约居民,该中心将其列为帮扶对象,签约家庭医生每月送医送药上门,与其保持沟通,增强其归属感,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大节日,中心负责人与街道、居委、外管中心上门慰问帮扶对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精细管理
巩固慢性病防治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创慢成果,该中心对所签约家庭及慢性病患者、高危患者开展“精细化”管理,制定个性化干预和治疗方案,实行定期管理、定期随访,同时对慢性病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培训,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康复锻炼等保健知识,帮助实现在家“自我管理”。
该中心还开展签约居民疾病筛查及防治,包括糖尿病筛查、牙病筛查、妇科疾病筛查等,以及实施“追踪式”管理。省食药监局将该中心定为社区“消渴丸”不良反应监测点,该中心通过对近50例服用“消渴丸”的糖尿病患者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013年11月,该中心对签约的86名糖尿病患者提供眼底疾病筛查。(文图/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