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扬企业服务中心
store
首页
payment
中心概况
arrow_drop_down
arrow_drop_up
中心简介
会员尊享免费服务
我们的优势
我们的优势
payment
会员服务
arrow_drop_down
arrow_drop_up
入会流程
入会申请表
会员章程
企业风采
payment
政策快报
payment
会员活动
arrow_drop_down
arrow_drop_up
会员动态
会员通知
payment
经典案例
assignment_ind
联系我们
服务动态
SERVICE NEWS
政策速递
POLICY DELIVERY
创客资讯
MAKER INFORMATION
热点话题
EVENTS
协会信息
ASSOCIATION INFO
会员服务周刊
> 第590期 > 协会信息
开发建设十年,知识城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20-07-03
这是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2020年6月30日,恰逢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奠基十周年。过去的十年来,知识城变化举世瞩目,从一个省级项目,一步步上升为国家级项目:2018年11月,知识城正式升级为中新两国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10月,知识城成功上升为中新区域合作“3+1”旗舰项目,被赋予“推进科研成果创新转化,建设知识创造示范区”重要使命。
知识城建城十周年,融入新加坡“花园城市”规划理念,走出了独特的探索之路。如今,它筑巢引凤引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吸引无数前来创业就业的海内外人才,更以智慧高效的城市运营模式,树立未来城市的标杆。在新的历史性机遇下,知识城将肩负全新使命,再次扬帆起航。近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就知识城的发展逻辑以及未来规划发展方向,专访了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现予以全文转载(标题有改动),以飨读者。
知识城蝶变重大事件
◎ 2010年6月,知识城项目正式奠基建设。
◎ 2011年3月,知识城南起步区6.27平方公里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 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知识城成为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
◎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强调,确定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下一步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
◎ 2018年11月,在李克强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见证下,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 2019年2月,知识城成功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创新载体。
知识城十年成绩单
◎ 累计注册企业1803家
◎ 注册资本1508.1亿元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5亿元
◎ 在建40公里风雨连廊
◎ 在建8条轨道交通、5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路
◎ 在建企业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近770亿元,达产产值超3000亿元
◎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3%
◎ 1-4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5%
◎ 1-5月,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71%
以重大项目牵引,于变局中开新局。
5月28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广州开发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共同举办142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项目总投资高达1842亿元。在主战场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66个项目同日按下“启动键”。知识城科教创新城、大科学装置区、中试和应用推广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园)、医疗器械和中医药装备制造园等重大平台同时启动。
新引擎密集发动,新动能喷薄而出。 中新广州知识城预计两年内迎来项目建成投产爆发期,产值超过3000亿元,累计注册企业1803家,注册资本1508.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5亿元;在建40公里风雨连廊,在建8条轨道交通、5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路,打造30分钟通达机场、火车站、港口,1小时连接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交通圈……在疫情之下一季度经济依然实现逆势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1-5月限上商贸业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1.49%,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71%;1-4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7%;1-4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5%。
知识城地处广州市几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湾顶”,距广州中心城区35公里。十年前的阡陌田舍,何以蝶变为如今的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创新平台?从8.08平方公里起步,如何撬动17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知识经济变革,开启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骐骥之跃”?就这些问题,近日本刊专访了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
肩负多重国家使命
《瞭望东方周刊》:中新广州知识城有许多定位: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明确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重大载体”、大湾区唯一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以及科研成果创新转化与知识创造示范区等等。怎样理解知识城的多重定位以及肩负的重要使命?
周亚伟:历经10年开发建设,知识城厚积薄发、破茧蝶变。2018年,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其多重定位实际上包含五方面意义:建设知识经济新高地,启动创新发展新引擎,共铸国际合作新典范,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打造城市治理新样板。
简而言之,我们要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为支撑,做出一个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一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的重要平台。
打好知识产权这张牌
《瞭望东方周刊》:知识城是全国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5月28日动工的项目涵盖重大平台、产业及科技创新,民生、基础配套等多个类别,与这次集中动工的盛大、密集、多元相比,去年9月27日动工的项目更偏于知识产权“专业”性,尤其是能吸引集聚国内外优质产权服务资源的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等。在知识城建设与项目布局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与综合运用的项目尤其多,除了基建与平台这些硬件,知识城怎样软硬结合,集中精力打好知识产权这张牌?
周亚伟: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
4年后的今天,知识城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以科技孵化器为支撑的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创新等五方面重点领域已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和典型案例。
比如,我们出台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专项政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创新载体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创新平台,知识城是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区域。
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出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办法(试行)》,首开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互认政策先河,实现港澳及新加坡奖励补贴及资格认定等享内地同等待遇。中新知识产权服务公司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证,成为广州市仅有的两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单位之一。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方面,“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标志着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布。
我们还在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运营业发展先行区、知识产权引领型产业高端发展示范区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区。
有一个数据很说明问题,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市场覆盖率以及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行全球专利布局的重要途径,开发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5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803件,指标排名处于领先地位。
呵护营商环境这双眼
《瞭望东方周刊》:知识城的发展要围绕知识产权建设各类服务机构,解决好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创新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建设是知识城目前重点打造的营商环境品牌之一,我们知道新加坡有着世界领先的营商环境,知识城借助中新合作国家级平台,在营造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特殊的作为?
周亚伟:2018年,我区成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政府下放11项省级行政职权、支持开展17项改革创新事项,并将下放给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省级授权事项全部下放给知识城。2019年因引进GE荣获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成为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机构。
新加坡有着世界领先的综合竞争力和商业环境。知识城借助中新合作平台,从政策理念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探索和新加坡在仲裁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率先对接高标准国际营商环境规则,打造全国最优、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描绘创新经济图卷
《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9月20日,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投产,标志着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成为历史。7天后,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随着这两年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和投试产,知识城的产业链变得更为丰富完整。在知识城的产业版图上,哪些项目是重中之重,知识城的产业链建设又将对大湾区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亚伟:知识城处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左上端,也就是研发端,参与的是全球性竞争,知识城对湾区发展的引领正是通过产业链的区域合作来实现的。近年来引进落地创维、巨轮、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目前在建企业投资项目79个,预计达产产值超过3000亿元。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生物医药的发展,百济神州等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诺诚健华、赛默飞、绿叶、恒瑞、龙沙等30多个生物医药枢纽型项目在广州开发区聚集,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总营收近千亿元。
受到广泛关注的粤芯芯片项目是广东省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也是知识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标志性项目。
龙头项目落地带来集聚效应,目前已有80家集成电路企业链企业前来考察,32家企业注册落地,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形成。
如今,广州知识城正在高标准推进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创新园区建设,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园、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园区。
打出人才政策2.0版
《瞭望东方周刊》: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集聚、培养一批高尖端产业人才队伍,是在产业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和占领制高点的重要保障。打造知识经济高地,知识城怎样吸引人才?
周亚伟:首先是在布局上集聚高端科研资源,打造科教创新区。合作共建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致力建成为集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孵化与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知识城中部区域规划建设科教创新城,面积2平方公里,计划引入13所科研院所,成为高科技人才培育、高校科技研发和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地。各科研院所将密集发力,在知识城打造集聚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等高端人才逾7000名,科研人员、教职工逾2000名的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2017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相继推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四个“黄金10条”扶持政策以及人才和知识产权两个“美玉10条”扶持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镶玉”政策体系,覆盖引资引才引智的各个层面,形成领跑全国的制度优势。
2019年5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颁布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才住房建设和使用办法》,配合“金镶玉”系列政策。
2020年5月,黄埔区重磅出台人才和知识产权两个“美玉10条”2.0版政策,政策覆盖面更广,扶持力度更大,兑现更为便利,有效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知识城聚集人才大开方便之门。
构建知识驱动型创新城区
《瞭望东方周刊》:5月28日集中动工的项目中,位于知识城核心区的何棠下村旧改项目尤为引人瞩目。何棠下村将借鉴新加坡等世界领先的规划理念,设计中新知识城中央商务区的高端服务配套核心,通过多元业态综合开发,打造“城市更新项目标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知识经济驱动城区的转型升级,知识城走的是一条怎样的产城融合之路?
周亚伟:知识城已成为广州东部最耀眼的区域之一。我们的产城融合绝不仅仅是大拆大建、造地标高楼,而是要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打造一座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高新产业的聚集,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带动了创业创新人才的涌入,进而推动城市基础建设的密集式提升。科技厂区鳞次栉比,商务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小区密集亮相,教育医疗日益国际范,轨道连通大湾区,由此推动知识城格局全面提升。
同时,知识城走的是全新的绿色造城之路。我们在打造区域特色的海绵城市发展体系,以总年径流控制率83%问鼎华南最高标准。高标准谋划智慧城市顶层规划,目前已建的200余栋建筑均获得绿色建筑专业认证。
面向未来,知识城强化“新基建”国际基因,推进国家级区块链顶级节点等一批国际“新基建”项目,在全国率先建设国际数字枢纽运营中心,推动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落地。一个新的数字经济先行区、智慧城市样板呼之欲出。
一座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城正在崛起。同时,知识城的建设是放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大棋大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将全力推动“四区四中心”联动发展和“一区一园”建设的“4+2”发展格局,即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广州国际生物岛“四区四中心”与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一区一园”的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
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瞭望东方周刊》:穗港澳航线启用后,搭乘直升机,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飞往香港、澳门只需半小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的硬联通与软联通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
周亚伟:穗港澳航线可谓知识城联通大湾区的一个缩影。未来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有直升机的机场和出入境口岸,可以直接在市区坐直升机到香港、澳门的市区。
凭借连接香港、澳门的水上航线和空中航线,以及日益完善的陆地交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形成穗港澳“海陆空”全方位交通枢纽对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经济圈”。
除了硬联通,软联通也在持续发力。知识城正在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核心枢纽的一个样本。
2019年下半年以来,多份政策文件落实了知识城未来发展的内容与方向,并提出知识城进一步对接港澳、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在广东省《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支持和推动知识城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等价值创新园。
下一步我们将复制推广知识城腾飞科技园经验,高标准建设清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基地等合作平台,设立国家知识产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运营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交易中心。
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基础上,知识城创新开展《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规划》已通过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上报国家商务部,争取国务院批复印发。
通过“全球化融资”和“全球化融智”,知识城要成为全球化和国家战略互动的实践者和引领者,不仅是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而且是整个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信息来源:黄埔融媒
上一篇:
黄埔立下军令状,三年内完成66个旧改拆迁
下一篇:
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