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上“链” 高新区政务服务加码
发布时间:2019-12-20
? 从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到国际性会议世界区块链大会的召开;从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项目融资,到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近期,区块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梳理发现,区块链在不少国家高新区已经不止于理论探讨,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税务、政务服务等方面。那么,区块链究竟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又能为政务服务带来哪些改变?
2017年7月,在广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和推动下,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宣布正式成立,这是广州第一家,也是广东省首家正式注册成立的区块链协会。
2017年年底,广州高新区出台广东省首个区块链政策“区块链10条”,涵盖区块链企业、载体、场景、技术、人才、融资等多个维度,至今已累计兑现金额约5500万元。“区块链10条2.0政策”实施细则也于近期印发,重点支持区块链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透明可靠的技术支撑。
高新区积极落地“区块链+政务”应用
当前,区块链+政务已经在多个国家高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通过在政服务服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让园区企业和群众提前享受到新技术的便利。“目前,广州高新区在区块链+政务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区块链+政策兑现、区块链+税务、区块链+商事登记等方面。”宁李艳说。
早在去年9月,广州高新区大胆实施“区块链+政策兑现”,首推“政策公信链”。通过引入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和共识机制,打破了层层审批、以服务窗口为中心的传统路径,各审批环节形成开放共识的“一张网”,促进政策兑现流程再造,实现审核自动化、流转可信化、审批同步化。“目前,上链企业57家,每年将为企业节约成本约4500万元,压缩时间超50%,被中国信通院评为‘2018可信区块链十大案例’之一。”宁李艳说。
同时,广州高新区还率先搭建了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建立起以税务部门为主的多方共管机制,破解了传统电子发票归集效率低、自查真伪难、重复报销等痛点。目前,“税链”平台首批接入企业100户,已开出上链电子发票16470张。
今年4月,广州高新区推进“区块链+商事登记”项目落地,借助广州市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现有建设成果,基于微信小程序,打造全国首创“区块链+AI”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开办”的各类事项在平台上“一键开办”。
信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