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周刊 > 第552期 > 服务动态
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出炉
发布时间:2019-08-23

      8月21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根据报告测算,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指数得分全国第一。
      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开区对地方经济贡献更大,有的达到了当地生产总值的六成。国务院要求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据介绍,该报告以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为基础,对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评价指标共设6个分项,分别是软环境权重30%,基础设施权重10%,生态环境权重10%,商务成本权重20%,社会服务权重10%,市场容量权重20%。
      从测算结果看,2019年营商环境指数最高前十名分别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报告认为,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指数全国第一,与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开发区首位,以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指数全国靠前有关(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第四位)。
      报告提到,广州开发区基础设施良好,物流平均用时短,科技型企业多,雾霾浓度低,好天气数量全国靠前,市场容量大,这与广州作为全国商业中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第一)的定位吻合。广州近年来常住人口增速较快,作为全国一线城市户籍门槛低,反映出该地营商环境水平在全国具有巨大的优势。
      广州开发区多年来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并专门成立了营商环境改革局。这是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第一个直接以营商环境命名的机关部门,该部门改变了过去多部门对营商环境改善的“多龙治水”面貌。此外,我区利用“区块链+AI”技术,试点上线了“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开启了“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的企业开办模式,在全国开办企业方便性上走在全国前列。
      上述报告同时也指出,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不足,广州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不到北京的一半。未来广州开发区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尤其是要创造有利于科技研发的氛围。良好的科技研发氛围,需要有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实验室等。报告建议广州开发区对科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为未来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报告认为,经开区可通过AI、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促进园区产业聚集,提升园区营商环境。
      比如京东城市的AI+产业发展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数字网关技术打破各委办局的数据壁垒,让海量多维数据实现“高效对话”,以此针对财政管理部门、投资招商管理部门、经济与信息化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部门等,提供AI+财政划拨、AI+招商引资、AI+企业扶持、AI+人才引进等“AI+”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投资招商部门,“AI+产业发展”综合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当地营商环境、明确招商方向、评估招商效果,以及对招商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政府投资的有效性。

消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