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在知识城揭幕
发布时间:2019-04-25
4月24日,在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在广东拉开帷幕,首站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
当天开幕式上,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与普法基地揭牌启用,广东省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宣告启动,全国首支纯专利许可为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立项发布,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携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一天推出四大实招,发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诚挚地希望国家、省、市知识产权部门给予我区更多的知识产权改革支持,我们将不负重托,坚决完成使命,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经验,为全国知识产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区长、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勇在致辞中表示。
本次活动主题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倡导知识产权文化”。在当天的“知识产权政策宣讲和实务研讨”以及“新形势下知识产权服务与质量提升研讨”两场主题分论坛上,200多名企业、高校的代表、4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和70多名专利审查员进行了知识产权服务对接。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阙东平,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麦教猛,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副书记、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宪民,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姚建明等出席活动。
据悉,今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系列活动还将在四川、黑龙江、湖北举办。首站广东的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牵头,审协广东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实用新型审查部、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支持,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承办。
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与普法基地揭牌
当天揭牌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与普法基地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审协广东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四方共建,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普法基地。伴随该基地的正式启用,其所在地知识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阵地。
该基地占地1870平方米,展示内容包括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部署与顶层设计、广东知识产权工作实践及成绩、广东专利金奖等创新成果。通过再现知识产权制度与改革开放同发展、共辉煌的历程,全面呈现知识产权制度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成果,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广东省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启用
据介绍,广东省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将为我省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交易、军工技术成果数据库建设、军民融合战略发展规划与相关咨询服务等服务,由广东军荣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军荣)负责运营。
据了解,广东省作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区域,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建广东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配合、军民共生互利”的全产业链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服务和运营生态系统,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形成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产业融合的军民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
“技术本身并无军民之分,实际上军工单位手中掌握的相当部分专利是普通专利,我们希望将其转移出来,与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转型升级的需求相对接,并引入优质民企的力量,目前仍以服务型产品的研发为主。”据军荣董事长温振宁介绍,该平台依托军工央企的股东背景,本身即拥有巨大的军品市场、掌握大量军工专利的双重优势。“技术转移不同于有形产品交易,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将其孵化为产品”,温振宁表示,广东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正式启用,恰好弥补了军工单位过往以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技术转移的市场短板,标志着我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立项发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借鉴国内有关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区设计出全部以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金支持专项计划”。该产品紧扣区域科技创新和实体产业,帮助区内民营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发行之后,将成为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不仅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还将有效支持区域产业发展。
据透露,该产品目前已完成目标企业的底层资产梳理,并报至证券公司进行审批立项,有望今年上半年公开发行。
我区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创新可圈可点。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成为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特色支行”,负责知识产权系列融资产品的研发与经营,去年完成质押放款7.7亿元,质押金额位列建行广州地区首位。
“评估、保险-质押融资-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证券化”,我区已建立起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资金供应链。两年来全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额近20亿元,其中2018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4.548亿元,是2017年的4.56倍,占全市比例的56.5%,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超过90家。
广审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上线启用
2017年,我区与审协广东中心签署共同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的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即双方重点合作项目之一。
“广审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当天正式上线。该平台以促进“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为目标,紧扣专利创造、申请、审查、运用和保护全链条各环节,集资讯、数据、功能于一体,将为企业提供包括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创新促进、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专利价值评估、专利应急与预警、专利交易运营、知识产权培训等在内的优质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重点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助力加快地区专利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
万里行活动在知识城举办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知识城已经上升为中新两国双边合作项目,今天选择在此举办今年的万里行活动,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何志敏在开幕式上表示。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我区围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运营业发展先行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示范区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区”的战略目标,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工作扎实推进:2018年,审协广东中心乔迁知识城新址,知识城知识产权服务园破土动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在我区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正式揭牌。去年,全区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万件,达到29203件,专利授权首次超过1万件。上个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我区“探索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列为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与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
在新一轮区域机构改革中,我区仍保留知识产权局的单独设置,负责统筹全区专利、商标行政管理职能,牵头推动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保护改革试验。
继知识产权“美玉10条”之后,去年8月,我区修订出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服务环节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2017-2018年间,全区累计为区内企业及个人发放知识产权资助超过2万项,资助金额总计2.45亿元。
消息来源:黄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