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57期 > 热点话题
走向第三代研发
发布时间:2008-12-26
0

  企业研究院主要是为公司从事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果不把它当战略来做,没有先进的研发机制,很难成功  

  “如果把中国本土企业的研发看成一个糖葫芦串:最前面是商业化,中间是应用研究,最底层是前沿研究。整个糖葫芦串的水平都不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孙凝晖如此评价。“即使是中国过去10年所做的所谓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也是用二流技术来满足国人的需求。”

  这得到了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的认同。“中国的科技界和产业界有一个问题:基础研究不基础,应用技术不应用。大学和科研院所不该去想太多的市场,热衷于做企业,或者把获得国家级评奖作为目标;企业所做的研发则往往偏离市场很远,普遍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张亚勤说。

  原因有很多,中国企业研发体制的落后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时至今日,全球化的研发已进入第三代研发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方面,企业的研发活动有明确的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是以充分考量企业的研发预期、研发能力为前提。在这种模式下,研发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整体的流程融为一体。研发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关心的事情(正确地做事),而且是企业领导者关心的事情(做正确的事)。

  中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联想、华为、中兴、海尔等极少数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甚至已经超越了定义做一代产品的阶段,组建了企业研究院,开始探索建立世界级研发体系的道路。

  “企业建立研究院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现在中国企业的研究院也是越来越多,但这类机构有个特点,它主要是为公司从事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果不把它当战略来做,没有先进的研发机制,事实上很难成功。”在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看来,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研发地,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的创新科技中心,但中国企业缺乏组织一流人才进行研发的体制和方法论,缺乏有长期发展的战略和长远的心态。

  显然,在“中国制造”艰难地向“中国创造”转型时,谋求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上移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需要了解更多全球顶级企业是如何运作的,需要知道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构建世界级研发体系的正确选择,从而避免前进道路上的陷阱。

  至今,微软和英特尔在华设立研究院已经十年。有鉴于此,《中国企业家》选择了微软、英特尔、联想三家全球顶级企业,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展示出第三代研发的不同侧面。微软怎么做基础研究,英特尔如何将研发与产品相结合,联想在构建世界级研发体系上的艰难探索,为探索阶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借鉴。 

  相关案例:

  《微软: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fenxplun/newsfx/2008-12-25/175503.shtml

  《英特尔:摩尔定律背后推手》:/fenxplun/newsfx/2008-12-25/175504.shtml

  《联想: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fenxplun/newsfx/2008-12-25/175505.shtml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勇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