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504期 > 服务动态
广州开发区卫星通讯(北斗)导航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8-08-22
0
    2016年6月,我区卫星通讯(北斗)导航产业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第二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下称“实验区”)。
    为加快推进实验区建设工作,区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该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工作,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及我区产业发展现状,从专利的角度分析我区该产业发展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1、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通称。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共有四个,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以及我国的北斗。我国卫星通讯(北斗)导航产业已发展进入关键阶段,2017年11月5日至今,我国共成功发射了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总共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的全面覆盖。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规模的持续扩大,2017年我区北斗产业企业数量超过50家,总体产值近100亿元,超过广州市的50%。区内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格通信”或“海格”)已成为北斗军事应用领域最大的整机供应商,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泰斗微电子”)2017年北斗芯片产出达1950万颗,约占国产芯片全年出货量的70%。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以海格通信北斗产业园和广东软件科学园为核心,集聚了一批在军用终端制造、基带和射频芯片设计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龙头领军企业,并在相关软件、电子信息企业和项目育成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广东省、广州市卫星导航产业及重点企业集聚区域之一,我区拥有涵盖芯片、模块、整机、系统集成、测试认证等领域相关企业。今年,广州北斗产业园区被国家认定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创新示范园区之一,广州科学城成为主园区。






    我区北斗产业囊括了“芯片—终端—系统—应用”环节,产业链基本完整。企业产品瞄准专业市场和大众消费市场,覆盖接收机、核心芯片、应用终端、应用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领域,在芯片、特种终端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在地基增强和基准系统、高精度室内定位网络、基础元器件等应用系统领域,导航传感器、导航数据、深度信息点数据等数据领域,以及定位型终端等方向存在一定空白,而在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高水平终端高精度服务以及智能综合位置服务等方向力量薄弱。


2、专利现状分析


    (一)我区卫星通讯(北斗)导航产业专利发展情况
    1.应用终端与服务应用(运维)是我区产业研究热点。我区北斗产业应用终端分支主要集中在民用消费终端,专利申请量约占应用终端分支的89%,此外还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其他便携式导航、车载导航、智能手机等技术领域。服务应用(运维)分支主要集中在智能终端中应用(基础软件)、专业应用(侧重技术与应用)、导航地图等方面。
    2.智能终端应用和民用消费终端应用专利有效量最多。我区北斗产业智能终端中的应用领域专利有效量达39件,是数量最多的方向;其次为民用消费终端领域,专利有效量32件。智能终端的应用及民用消费终端是我区企业的主要研发方向。
    3.专利申请的企业格局较单一。该产业专利主要申请人集中在泰斗微电子、海格通信、海华、吉欧、润芯等企业。其中,泰斗微电子专利申请涉及技术分支最多,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00件,高于排名第二的海格通信,其他企业专利申请量较少,不超过20件。全区北斗产业企业整体研发力量相对单薄,技术手段趋同,在天线方面专利申请人仅京信通信一家公司,芯片方面仅海格通信、泰斗微电子及润芯,缺少基础型技术,不足以引领产业发展。
    4.专利合作申请情况较少。该产业专利合作申请量仅14件,缺乏产学研结合,未能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其中旭丽电子、光宝科技合作申请专利量最多,累计为7件;海格通信、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共同申请专利4件;海格通信与广州寰坤通信、广州祺智通信与广州广嘉北斗电子科技佛山市南海分公司、三星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合作申请专利1件。
    5.专利运用整体水平相对单一且不够深入。共发生16起专利运用案例。其中14起属专利转让,但大多发生于公司员工和公司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属于企业内部行为;另外2起是专利质押融资行为。总体而言,我区在该产业专利运用案例有但不多,暂未发生如专利出资等更为深入的专利运用行为。
    (二)与国内其他主要北斗产业园区对比情况
    国内规模相对较大、实力相对较强的主要北斗产业园有北京亦庄卫星导航产业园(下称“北京亦庄”)、上海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基地(下称“上海北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下称“南京北斗”)、四川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下称“四川北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称“中国航天”),我区综合实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1.专利申请量较先进地区仍有差距。我区北斗产业专利总量216件,位居第二,但与排名首位的南京北斗差距甚大,其专利申请总量为722件,其他北斗园区的专利申请量则均不到200件。
    2.导航定位方向具备一定优势。我区企业在应用方向的监控调度、导航定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便携式导航等技术方向具备申请量优势。其中,在导航定位方面,我区拥有8件核心专利,技术研发相比国内其他北斗产业园较活跃,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在监控调度和其他便携式导航(PND)方向分别拥有1件核心专利;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方向拥有1件核心专利,与国内其他园区技术水平相当。
    3.部分技术方向存在短板。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区在导航型板卡、测量性板卡、船载终端、天文导航等方向存在一定短板,甚至存在技术空白的情况,多个技术分支没有专利申请。在天线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少,该领域的研发水平仍有待提升。
    4.专利创造人才储备情况与其他园区相比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在服务和应用(运维)方面导航定位、监控调度方向具备一定的人才储备,创新团队主要来自泰斗微电子、海格通信等企业,但相比于上海北斗和南京北斗产业园区,总体创新团队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偏少,综合实力在几大园区中处于中游偏下的水平。详见下表——人才储备情况:






    总体而言,虽然我区在专利申请量上有一定优势,但从核心专利占有情况、专利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情况看,与南京北斗、上海北斗、北京亦庄产业园区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及时弥补自身短板,以及如何规划下一步的研发重点是我区北斗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工作建议


    1.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扶持作用。结合广东省卫星通讯(北斗)导航产业现有政策和我区“金镶玉”等政策支持,助推海格通信等龙头企业跨越式发展;对泰斗微电子等瞪羚企业给予成长扶持,针对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孵化。二是强化重点环节的政策指引。针对优势技术领域——北斗导航应用服务方面,着重从军用、行业应用和消费市场三个方向加强政策扶持,做大做优。针对卫星导航高精度OEM板、终端及系统集成工程等关键环节,以及在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高水平终端和高精度服务与智能综合位置服务等方面强化政策规划和指引,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强化扶持重点企业。围绕以海格通信、泰斗微电子、润芯、海华等区内核心企业,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应用,如基础产品与卫星导航应用终端(具体可分为导航、测量和授时三个领域)的研制生产,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2.针对性开展招商。一是注重引进高端项目。以区内北斗产业园为载体,吸引国内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落户。针对在卫星导航高精度OEM板存在空白的情况,对该领域技术水平领先的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招商工作,形成规模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模块化设计,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二是注重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做好人才引进与服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创业与投资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特别关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研发团队。详见下表——人才引进参考:






    3.促进专利申请合作。一是促进产学合作。针对我区产学研结合不活跃的现状,加大引导力度,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技术研发及专利申请和布局工作,具体可参考下表——产学研对象参考目录:                         






    二是促进企业间合作。我区的专利申请以泰斗微电子、海格通信、光宝、吉欧、润芯等企业为主,企业间研发重点重叠少,目标市场呈互补状态,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可推动区内企业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壮大企业自身及我区产业链条。详见下表——我区主要企业重点业务分布情况:






    4.提升企业专利创新实力。对于不同阶段及发展现状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引导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针对海格通信等龙头企业,可引导做好全方面的专利布局工作,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实力。对于泰斗微电子等发展迅速、成长潜力巨大的企业,可优先帮助其做好优势领域的专利布局和研发工作,培育向领军企业靠拢,同时兼顾周边技术的专利布局。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企业,应指导摸清产业和市场现状、做好专利储备,引导企业关注区内现有技术空白,如导航型板卡、船载终端、天文导航等方向,择机选取某一方向进行重点突破,一方面避免区域内竞争,帮助区内企业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填补技术空白,健全区域产业链,为企业抱团取暖提供可能性。
    5.强化专利运用。专利运用作为专利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专利运用的激励。一是加快建设运营服务平台。支持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汇桔网等区内平台做大做强,推动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该产业提供更便利、更集中、更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北斗导航知识产权联盟作用。以联盟为核心,针对基础产品、集成系统等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如围绕芯片、天线等技术环节,形成专利组合,建设“专利池”。以此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完善北斗导航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在标准研制、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方面发挥优势,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良性循环的链条。
                                                                                           消息来源:区知识产权局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