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为什么并购汇源?这是对中国市场内需的战略信心,比我们更有信心
截止12月2日,可口可乐向汇源提出收购要约已满90天。两公司联合发布最新进展称,已按中国《反垄断法》规定,将申请方案递交商务部审核,目前“在审批程序中”。
当日,时逢“2008北京国际并购研讨洽谈会”召开,对于此项备受争议的汇源收购案,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分别阐述了看法和立场。
杨益指出,近年来跨国公司并购国内龙头企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譬如凯雷收购徐工、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等,商务部在经过全面评估后,已把“跨国公司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列为今年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受调查局的委托,王志乐所在的研究机构对上述课题进行了调查。“大量案例表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中资并购境外企业都是企业间的竞争,是买卖企业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高级阶段。并购双方发生的矛盾,本质上是企业在股权、品牌与市场等方面的利益博弈,而不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更不是国家之间的矛盾”,王志乐说。
王志乐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应该更安全。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外资以并购国内企业的形式进入中国,同时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并购份额也日益扩大。2007年全国共批准外商并购国内企业1264件,占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数的3.34%,外商实际投资20.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12.78%,同比增长46.8%。能源生产、机械制造、食品消费品的生产、商业金融服务业成为外资并购的重要领域。
杨益进一步分析指出,外资在华并购出现了单向并购规模不断扩大之趋势,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半数以上单数并购案值超过1亿美元,更有些超过10亿美元。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的态度更加鲜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我认为不是中国企业的耻辱”,他指出,“我们应具有更开放的思维来认识当下的跨国并购,不要用狭隘民族主义束缚我们企业的成长。”
这场并购,正表明可口可乐对中国内需市场的战略信心。“可口可乐为什么并购汇源,这是对中国市场内需的战略信心,比我们更有信心,我们应该学习可口可乐的眼光。” 王忠明说。
“我们没有汇源,我们还有王老吉还有别的,更何况可口可乐的管理水平显然比我们要高,它能够在全世界的国际市场更好的推销汇源。汇源永远是中国元素,它负载的是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会由于可口可乐的并购而从此消失”,王忠明认为。
对于可能引发的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王忠明则认为,阻止并购并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形成对冲和平衡。“我们最根本的对策是均衡,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企业2000多件,我们鼓励中国企业有实力、有能力、有眼光的大举并购,这才是最根本的国家安全。”
摘自 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