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85期报道我区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26.13%,增速比二季度提高2.46%。与此同时,全省前三季度出口增速低于全国总体水平8.8%。为什么我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外贸出口能够逆势上扬?记者就此采访了区企业建设和服务局局长张超平。
企业高素质 经济结构完善
张超平认为,我区捷普电子、添利电子等主要进口企业素质高,抵抗风险能力强,在世界经济疲软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足以作为我区出口中坚力量,在资金周转、降低经营成本、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等方面,他们有着其他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抵御金融海啸的另一个强大臂膀是我区完善的经济结构。目前,我区已建立电子和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另有工业加工和制造企业1600多家,“囊括了各行各业,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种完善的经济结构,有效避免了地区经济因某一行业衰退而大受影响。
完善创业环境 新企业成经济增长点
新筹建企业每年大量增加,也弥补了大环境造成的一些损失。2006年我区新入企业有110多家,2007年126家。今年前三季度投产企业已经达到82家,预计年底将达到120家,其中产值超十亿的项目将超过18家,这为我区外贸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选择来我区发展,源于我区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集群,打造了外贸出口高地。“张超平说。在硬件建设方面,我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也较好。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近两年来,我区根据“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理念,开展了创业精神大讨论,建立了局长接待日,并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
摘自 开发区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