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各部门正在按照全区抓落实促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的要求,在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勇当尖兵,全区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为此,本报推出“狠抓落实 勇当尖兵”专栏,以专访各部门负责人的形式,围绕2018年确立的重点工作,谈工作思路制定,谈推进落实路径,谈难点突破对策等,充分展现各部门的工作新气象和干事创业新作为。
“2018年我们将继续推动招商4.0模式创新,以过往成绩归零的心态,拓展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多位一体集成招商,推动全区招商工作再创新高。”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邵静波介绍了该局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
目标:靶向签约引进优质项目100个
“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招商4.0新模式,以国际视野开展靶向招商,不断引进高端高质项目,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担当好‘项目策划者、资源整合者、市场推送者、专业服务者’。今年争取在靶向签约引进优质项目100个。其中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重大项目30个。”邵静波说出了区投促局今年的“小目标”。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他说,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学习讲话精神,区投促局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
发展需要好的项目支撑。当前,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好项目是各地招商引资的“必争之地”,区投捉局将继续发挥优势,利用好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平台的有利条件,推进园区聚商,以建设IAB主导产业价值创新园区为载体,聚焦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盯紧世界500强企业、知名跨国企业、全球总部企业等重大项目,对标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南山区,关注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打造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项目水平质量领先、产业创新发展领跑。
同时,推进合作引资,借鉴前期我区与LG、GE、百济等跨国公司项目合作的方式,深化国资国企参与重大项目洽谈、合作,以资源的配置思维、风投的前瞻思维、银行的杠杆思维、品牌的营销思维,通过梳理市场、技术、资本合作需求,继续加强与投资项目的合作共建,与投资方真正凝结为“市场共同体”。
人才在哪里,新产业就在哪里。目前,我区正通过聚集战略科学家、企业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以一批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才影响力,带动核心产业项目进驻。其中,区投促局确立以王晓东院士(中国、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陈卫(集成电路园区首席顾问)、陈凌(生物医药产业顾问)等为标杆,扩充我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顾问队伍,推进以才引商,积极引进一批现代企业家、创业家,以“引智”带动“引技”和“引资”,以人才的汇聚思维实现招商引资二次创新,助力我区打通与世界连接的通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枢纽效应不断显现。
创新:前后端优化营商环境
邵静波说,如果称“三来一补”为特点的招商1.0,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吸引外资为特点的招商2.0,以产业技术集聚科技工业园为特点的招商3.0,那现在以人才集聚为核心、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本集聚、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的引智引技引资的招商可称4.0模式。
“经济变革、产业变革、技术变革,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政府自身转型,从原来以资源配置为主的招商,向以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为主的招商转变。”对投促局未来的招商方向,邵静波如是说。
创新是必由之路。去年,我区大手笔创新提出金镶玉、IAB产业政策和“六类人才”等促进产业和人才发展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区投促局将结合这些优惠政策,完善招商工作从前到后的服务,不断优化我区投资营商环境。其中,前端继续推进政策创新、打好铺垫,深入开展外资政策研究创新,抓好《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形成我区外资招商引资政策的配套实施意见或细则,打造我区吸引外资强磁场和新高地。同时,探索完善我区总部政策、高管政策,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客观条件下,优化摸索闯出“无地招商”新路子。
后端同步做好载体保障、资源整合。针对土地、楼宇等载体增量缺乏、存量低效、闲置现象并存这一客观局面,区投促局与区国土规划局、区企建服务局等部门联动,争取梳理盘活一批低效厂房、楼宇载体,加速推进我区总部经济区办公楼宇建设;加快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强化闲置、低效土地的处置力度,重点保障重大工业和总部项目用地,推动项目高速引进、高效落地。
“目前,我们正广泛梳理过去招商工作实践中好的经验和优秀案例,结合比照国内同类地区的工作做法和特色,继续探讨我区新时代招商引资的方向、思路和策略。”邵静波说。
合作:推动招商机制优化
邵静波表示,“招商不是投促局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引资部门和业务保障部门组成大团队,推动招商机制优化,不断完善招商渠道和业务保障,共同下好我区招商‘一盘大棋’。”
在招商渠道方面,将继续以区投资促进局为招商“总统筹”,整合相关职能局、园区管委会、国企集团和一批市场化社会招商公司招商力量,结合充分各部门或机构专业、专长,形成政府统筹、国企合作、市场引荐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的联动合作招商,打造一支懂政策、识市场、有专长的招商队伍。同时,发挥区内企业网络和人才优势,构建协同招商模式,实现在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和欧美主要城市的招商网点布局,走出一条有我区特色的政府与社会合作招商建商新路子。
在业务保障方面,不断推动项目协作、信息共享。邵静波介绍,区投促局将完善区招商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加大力度推动系统尽快全面上线运行,对招商部门、相关业务保障部门开放使用,同步开展项目联合洽谈、实施联动招商,推动各业务部门关注项目从接洽、谈判、签约到落户落地、筹建、投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并利用信息手段做好项目的流程管理、统计分析,破解招商工作“信息孤岛”、脱节问题,实现各部门共享招商系统项目信息,打通信息管道、畅通信息流转,以便共同做好项目前评估、后保障服务,提高项目保障服务工作效率。
信息来源: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