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科技创新基地

▲广州开发区2017年寻找独角兽企业活动
“独角兽”企业是双创时代的领跑者,是观察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创新创业环境的良好视角。
作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的广州开发区,一直承担着为广州打造更多“独角兽”企业甚至行业巨头的重任,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近日公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广州开发区企业再次上榜。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中关村银行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此次共有164家企业上榜,有19家企业来自广东,3家为广州企业。
其中,来自广州开发区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小鹏汽车”估值15亿美元首次上榜,在总榜单中位列第65名,同时也是三家进入榜单的广州企业中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广州另外两家进入榜单的企业为“要出发”和“360健康”。
聚焦:小鹏汽车摘得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据悉,此次上榜的广州小鹏汽车在3月21日拿到其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这也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量产车落地的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小鹏汽车成为国内首家贯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交付和上牌全流程的造车新势力。
作为互联网车企新秀,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小鹏汽车”品牌,掌握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电池、电控技术,目前已实现了首批量产。
据介绍,小鹏汽车的智能体现在:搭载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1个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可以在低速行驶状态下对前车进行自动跟随,实现快捷自动泊车,还可通过钥匙或手机APP实现车辆远程召唤和远程控制。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1.0量产车已经交付了近200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500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的三高(高寒、高温、高原)测试。
小鹏汽车公司总部设在广州科学城,并在北京、上海、广东肇庆、美国硅谷建立设计、研发、生产与营销机构,目前拥有近1000名整车和互联网研发人员,预计2018年达到3000名员工的规模。
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开发区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性、便利性政策,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公司进驻广州开发区已有两年,区政府在科技、人才、研发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保障了小鹏汽车顺利发展。
观点:龙头公司应在本地起带动作用
“其实广州不缺好的企业,但广州资本不太活跃,资本与企业结合得不够紧密,同时企业没有抓住风口。”《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总经理卢初阳表示,在上榜的三家企业中,小鹏汽车与360健康就各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的风口,要出发本身规模很大,它抓住了区域旅游的市场,使用电子商务与大数据结合的方式,有充分的资金流水,容易获得资本的关注,三家企业也擅长引入资本和宣传。“广东人有闷声发大财的特点,在榜单评选上企业参与度较低。”
卢初阳指出,广州可优化挖掘独角兽企业机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关注度,“政府究竟手上有多少好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形式是怎么样的?这些数据是否打通?各个部门权责可更清晰。”
从企业来说,以大带小,“杭州的经验是,几乎所有的创新企业围绕着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有强大的资本和渠道,期望广州的龙头企业也能够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共享平台资源,创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在卢初阳看来,独角兽有几点含义,一是独角兽企业能够制造一个风口,给所属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创新,二是创新领域的联动性带动本地相关行业发展,三是企业的创新度。
广州哪个行业更能产生未来的独角兽企业?卢初阳看好文娱产业,他认为广州一直在游戏领域做得不错;此外,榜单较为突出了广州商贸之城的特色,如找塑料网、要出发、卓志供应链都在商贸领域,更不用说在各大商场都占有一席之地、营收破100亿元的名创优品,无疑体现了广州在商贸方面资金、人才、区位等基础优势。“从环境来说,广州有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市场,关键是几个要素要跟企业的发展很好地融合起来。”
趋势:我区承担打造广州独角兽企业重任
当下,“独角兽”公司正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今天的“独角兽”或许就是未来的产业巨头。它是折射区域经济的一面镜子,是解读经济前沿的一个角度,是观察资本热钱流向的一个窗口。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广州“双创”活力的持续激发,在榜单中可以看到广州既延续了商贸之都的传统,又在IAB等其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出的创新力量。
如今,科技创新主导型的创业企业在大幅度上升,IAB是未来三个最主要的技术创新领域。广州正实施“IAB”计划,广州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已成为广州“IAB”战略实施的“主战场”。2017年广州开发区引进的重大项目基本属于广州“IAB”战略的范畴。
作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广州开发区也承担着为广州打造更多“独角兽”企业甚至行业巨头的重任。其中,培育创业企业、壮大“瞪羚”企业和打造“独角兽”企业就成为关键。
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所以,全球发达国家都将“瞪羚企业”作为衡量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指标。
截至2017年底,广州开发区2017年度瞪羚企业已增至261家,比去年增长29.21%,瞪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瞪羚企业已经成为我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正体现出区域的创新生态。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独角兽”企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现象——扎堆出现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事实上,梳理我区瞪羚企业的产业版图,便可以发现,它们基本都分布于IAB产业领域。这些瞪羚企业正迎着广州IAB战略的曙光,在“双创”道路上飞速奔跑,将有希望“扎堆”聚集起广州的“独角兽地图”。(本报综合南方都市报、小鹏汽车官网等)
相关链接 我区独角兽企业遴选标准
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的评定标准,是指在中国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以企业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为依据)企业。
目前,我区出台了“独角兽”企业以及潜在“独角兽”企业的遴选标准。
其中,“独角兽”企业遴选标准为:
1、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和下辖园区范围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2、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
3、获得过股权投资,且尚未上市;
4、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潜在“独角兽”企业遴选标准:
1、 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和下辖园区范围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高新技术企业;
2、属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四新”领域企业,具有平台、跨界、自成长、生态圈等特性,创新发展能力强;
3、成立5年以内,估值不少于1亿美元,或成立5-10年,估值不少于5亿美元,且尚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