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区在打造知识产权高地的征途上持续发力、勇于创新,设立了“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首创了司法案件诉前、中全过程调解对接机制……
作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我区频出新招、多维拓展,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不断巩固其作为“广州市发展IAB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战场”的领头羊地位。
目前,我区正以“营造生态、集聚资源、释放功能、服务企业”为主线,着力构筑促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环境,加速集聚知识产权高端服务资源,努力打造知识产权最强保护区、最佳运用区,为创新创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示范全国的知识产权引领型创新驱动之区,为广东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勇当尖兵。
签约现场(资料图片)
投资逾90亿元
打造知产服务园区旗舰集群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现场,据有关人士透露,中新广州知识城将规划建设占地622亩、总投资超过90亿元的知识产权服务园区,开发区管委会将与审协广东中心、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协同规划,打造知识产权地标,未来将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保护中心,作为园区主体建筑,形成知识产权地标,并将探索建设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博物馆。
当天签署的另一份协议也为企业带来重大利好。区属国企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与区内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汇桔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各自的主业定位,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共建“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以服务主导产业,助力区内知识产权产业健康发展。
汇桔网联合创始人、汇桔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郑自群对记者表示,区属国企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拥有巨大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汇桔网则在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将积极响应广州市“着力实施IAB计划”的号召,强强联合,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的发展,希望未来能在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合作。
近年来,我区依托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引进和培育包括汇桔网在内的各类运营交易平台,2017年知识产权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市场。围绕IAB和NEM产业,我区将陆续建立多个产业独立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提供更专业、集中、便捷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发挥知识产权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作用,让知识产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将为我区知识产权工作注入新的动能。”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知识城开发建设办主任谭明鹤评价。
可以期待,3年后的今天,当知识产权服务园区正式建成之时,审协广东中心、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保护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将在凤凰湖畔星罗棋布、熠熠生辉,为集聚知识产权服务要素提供一流载体。一片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即将拔地而起。
首创司法调解对接
多元化拓展知产纠纷解决路径
在当天的主题活动中,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黄埔区法院、审协广东中心、区知识产权局、区司法局、区市监局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对接合作协议》。
这份合作协议实现了7个部门的有机联动,首创司法案件诉前、诉中全过程调解对接新机制,开拓了全面覆盖两级法院和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的新格局,并引入审协广东中心作为技术调查官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我区作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机构最高端、最齐全的资源优势,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为实现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提供强力支撑。
据了解,我区坚持构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引进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重点项目,去年12月,设立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路径。
今年初,区知识产权局承接省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力下放,成为全市唯一行使省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力的区域。
随着这份合作协议的签署,我区将深入畅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路径,构建集司法、仲裁、行政执法、快速维权和调解于一体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加快形成涵盖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和行业自律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筑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审协广东中心主任曾志华介绍,审协广东中心通过与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的密切合作,为知识产权的严保护、同保护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法律支持。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审协广东中心在有关知识产权的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和仲裁调解各方面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支撑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活动还设置了“聚·未来”智慧沙龙环节。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协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知识产权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区法院及企业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在该环节,区法院发布了《黄埔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4-2018.3)》白皮书。
来自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的代表约3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仲裁调解机构、服务机构及企业等在内的30多家单位现场展示了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等咨询服务和专利产品。活动吸引来自中央及广东地区的近30家主流媒体、40多名记者前来报道。
广东审协中心 钟小坚/摄
背景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四大措施之一,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18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的发言中强调,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加快形成涵盖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区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市委常委、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周亚伟明确提出要“打造知识产权最强保护区、最佳运用区”。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可以说,只要国内有的牌子,我区都拿了,国内有的平台,我区都引进了,成为国内知识产权资源最为丰富、齐全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知识产权发展新格局。
路径 全链条扶持+大集群服务
一个开发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底气何来?据统计,2017年我区全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完成专利质押融资额和新增通过贯标认证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我区设立了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级知识产权局。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专利、商标综合管理模式。通过构筑新机制,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5月,我区重磅出台知识产权“美玉10条”政策,重点支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环节,创建了集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保险、质押融资、基金和信息分析于一体的运营全链条扶持,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和经营贡献分别最高奖励1000万元,支持力度全国领先,与之前出台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互为补充,构建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扶持,使我区成为国内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
我区还先后引进审协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重点项目。目前区内的66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有14家是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或品牌培育机构,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的“大集群”。通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集聚和协作,有效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与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相匹配,全面助力创新创业。
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广州版权产业服务中心在2017年下半年先后落户,为区内创新主体提供集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和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支撑。其中,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广州版权产业服务中心将把版权确权、授权、维权、咨询和宣传五大服务平台功能直接辐射到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为区域版权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综合性版权服务及核心要素支撑。

圆桌论坛 张英/摄
现场 《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状况分析报告》发布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未来重点
当天的活动还包括圆桌论坛和价值专利培育。审协广东中心、专利复审委员会、省市知识产权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视源电子的代表分别就严把专利质量、复审工作成效、“快保护”、电子商务领域知产假冒侵权、专利侵权典型案件和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与会嘉宾呈上一席思想盛宴。
下午,在区知识产权局与审协广东中心主办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会议上,审协广东中心审查员从专利审查角度分享高价值专利的筛选和发现方法,解读如何对一项专利进行价值评估。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从代理人角度,结合实务经验为企业代表讲述了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发现、挖掘高价值专利。
同时,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占1/4,是全市高企主要集聚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主体。
其中,我区每家高企专利申请7.6件、发明专利申请3.6件、有效发明专利5.5件,三者在全市各区中最高,无有效发明专利高企数量占比46.6%,在全市各区中最低。“三高一低”的数据充分说明我区高企创新活跃,持续创新能力强,在全市中具有较强竞争实力。
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刘石表示,2018年,在开展“十百千”专利灭零倍增工程的基础上,针对新兴高企普遍存在的专利运用率较低、专利布局意识较弱等共性问题,我区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择优选取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接50家区内高企,通过开展企业专利价值诊断,帮助培育高价值专利,力争实现高企专利信息分析、申报专利奖、通过贯标认证、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和实现成果转化等8大高价值专利培育目标。通过开展高企高价值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区高企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和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另据悉,近年来,我区着力推动专利技术成果运用,设立出台有利于专利技术运用的扶持政策,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实施,同时创办“知融汇”等品牌活动,引导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常态化开展,全区专利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利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专利奖项目量质齐升;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领先全市。
此外,我区还组建了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和质押融资风险池,设立百亿级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及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特色支行”。
一个以知识产权为载体、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投资基金集群正初具规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日趋完善。
世界知识产权日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2000年10月,在该组织召开的第35届成员大会上,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出了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获大会通过,世界知识产权日由此设立。
2018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