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75期 > 创客资讯
黄埔智造亿航无人机惊艳世界
发布时间:2017-12-13
0

亿航千余架无人机编队形成的“天幕流星”,与小蛮腰广州塔和珠江夜景交相辉映

史上最壮观的空中科技“舞蹈”、无人机“萤火虫”点亮夜空、广州下了一场惊艳世界的“彩色雨”……12月7日晚,无数惊叹之词和海量绚丽图片,从2017《财富》全球论坛中传出,瞬间刷爆朋友圈。
  然而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些飞舞在夜空的1180只小精灵,正是出自亿航智能,是真正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智造!
  这1180架无人机是来自我区的科技企业——亿航智能,这是全球首家实现无人机自动化集群飞行编队的企业。去年,亿航在我区科学城选址建设全球研发、运营、结算的总部基地。
  12月8日,参加“广州探索”商务考察路线的《财富》论坛嘉宾来到位于科学城的亿航智能总部,得知该企业正是“天幕千机”表演的创造者,赞叹不已。美国的全球软件业巨头红帽公司董事长索哈布·阿巴斯不吝赞美:“那一幕太神奇了,现在都留在我脑海中。”

  表演结束后,此次无人机编队灯光表演项目的负责人、亿航白鹭传媒科技董事总经理李智源接受媒体采访,为我们揭秘了无人机编队8分钟灯光表演背后的故事。

一个人控制千余架无人机


  令人惊奇的是,如此精彩的表演,1180架无人机的起降、排列,其实真正控制的是1台电脑,由一个人控制。
  当晚无人机表演的摁键人李智源诚恳地说,“谁当那个‘摁键人’都不重要,团队的努力,所有的编程都在那了,谁摁都跑不偏。”
  “我们有软件工程师、色彩工程师、舞步设计、灯光设计、任务编排、通讯保障等,工程师加工作人员大概有50人。”李智源告诉记者,台上是8分钟的完美呈现,台下是长达4个月的奋战,50多名技术工程师的加入,3次巨大的修改,9次完整彩排,数万架机次的排演。
  三年前,亿航智能就开始研发无人机编队表演技术,“我们的技术储备已有3年多,最早开始做行业无人机的编队,现在我们将行业编队项目应用到消费级无人机上来。从那时起,后台只需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键控制。”
  今年元宵节,亿航智能曾在广州海心沙创造过1000架无人机表演并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还要手工做一些线路的微调,好像织毛衣一样,把A机调整到B机旁边,牵一发动全身,C机和D机也跟着动,千丝万缕梳理不尽,整个过程非常熬人。”
  今年9月,亿航智能与《财富》组委会敲定表演事项,尝试数量更多的无人机编队表演,痛下苦功更新了线路的算法,大大提升了效率。复杂的路线设计,过去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缩短到一天,而且电脑模拟的效果已经非常接近实际表演的情况。

飞行误差范围不超一个酒瓶盖


  玩过无人机的“飞手”都知道,无人机怕风、怕没电、怕信号干扰,操作1架都得万分小心,何况是在声光电磁环境都比较复杂的“城市客厅”舞台上表演1180架。“1180架无人机重1吨多,让1吨多物资在空中飞舞着实不易。”李智源说。
  当天,海心沙上空吹的是3级风,等于微风级别,是个“放飞机”的好天气。虽然亿航无人机有抗风设计,但为了让无人机乖乖待在最精准的位置上,工程师们还是给全部飞机安装了RTK厘米级GPS定位系统,误差横向不超过2厘米、纵向不超过1厘米。
  “也就是说,误差范围不超过一个酒瓶盖大小,以保证飞行轨迹整齐划一”,李智源透露,此前海心沙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表演,只有部分无人机装了这个系统。这一次,所有飞机全覆盖使用新差分系统,定位更加精准。

调整强光灯成为表演“神器”


  此前,亿航智能团队冥思苦想要以什么样的图案为财富“献礼”。“财富”二字是必须要有的,广州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也需要展现出来,还有代表广州市民的热情欢迎。
  那段时间,李智源回想起那黄金“8分钟”就睡不着觉。“剔除无人机起飞和降落时间,真正的表演只有3分45秒,太浓缩、太难了!”
  要表现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枢纽这些抽象的概念有难度,一是要变成具体的图案,二是1180架飞机组成屏幕矩阵,像素有点“低”,图案必须简单明了。
  团队经过反复设计,祭出了“神器”——强光灯。此前亿航无人机表演的颜色大约有7种,增强亮度和光表现力后,可以呈现6万种颜色,“想要什么色块有什么色块,想勾勒什么图案就有什么图案”。这下他们可以大展身手,以轮船代表航运,以原子运动轨迹代表科技,以机器人代表创新。

无一架飞机掉队


  8月1日后,广东加强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亿航智能很早就进行了空域申请,政府和空管部门也召集组织协调会议、专家答疑,以确保这个项目方案万无一失。
  当天早上10时,团队开始从仓库的物资清点、分组,到场地上做标记准备等。下午3时开始摆放飞机,做软硬件、通讯等飞前检查,等待晚上开始的信号。现场工作人员加上志愿者有差不多100人忙碌,场外,还有400多架备用无人机在场外“候命”。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亿航智能进行了多次彩排,进行数次飞行安全模拟排查,并设置了应急自主返航机制。
  飞行中一旦出现碰撞、脱离轨迹等“事故”,飞机会自动调整迅速回到任务中。即使这套指令失效,无人机会自动启用备案指令,选择自主悬停、返航,退出队伍,为“队友”让路。所有这些飞机是特别订制,1.1公斤的专用表演无人机,即便在空中发生碰撞,飞机也不会坠落。
  “在完美效果背后,其实要付出是很多的。”李智源说,无人机编队表演的成本,首先无人机本身的硬件成本,每台飞机都是上万元的定制飞机。每一次验证、测试,飞机会有损耗。“每次起降,上千块电池的充电放电,还有飞机的通讯方案,相当于每次起降都有数千上万费用,还不算意外损坏的。”
  摁下那个键,无人机起飞,直至最后一个图案呈现完毕,过程中没有一架无人机掉过队,李智源脑海中突然冒出四个字:“如释重负”。(转载自12月9日《广州日报》,文/何瑞琪,有删改)

来源:创业导报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