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75期 > 服务动态
布局新型交通 破解出行难题
发布时间:2017-12-13
0

集团揭牌


有轨电车一号线示意图

随着众盼已久的有轨电车1号线如期动工,作为项目“操盘手”的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下称“开发区交投集团”)也一同引起了社会关注。该集团作为政府出资方代表,将承担有轨电车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工作。
      在我区今年重组的十大区属国企版图中,开发区交投集团定位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服务商,重点承担区内轨道交通、市政道路、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交通站点枢纽及周边土地的投资开发与建设运营,完善、优化区域交通设施布局。
      眼下,开发区交投集团正在谋划一盘“大棋局”,一系列项目正在陆续“落子”——
      继10月底有轨电车1号线动工,12月3日,首批438辆“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在我区开跑,全新智能候车亭也于当天亮相,成为我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根据纯电动公交的需求,目前全区已开建5个智能公交站场充电站,计划建设充电桩1000余根。另外,在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以及水上公共交通等热点领域,开发区交投集团相关工作也已开始布局。
     “党的十九大对国企提出新目标新要求,特别是我区目前面临重大新机遇,作为今年成立的区属国企,我们既感到振奋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开发区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群表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公司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党建抓管理带创新促经营,做强做优做大集团公司,为我区百万居民创造福祉,为建设宜业宜居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提供坚实保障。

  

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
  
    开发区交投集团于2017年5月1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根据区国企改革重组文件,开发区东江口岸公司、黄埔游艇码头文化旅游公司和广州凯得交通发展公司划入开发区交投集团。
    顾名思义,开发区交投集团要干的事,就是要解决区域内的“出行难”问题。但按以往的做法,修路架桥、完善优化交通这些事,直接交给市政建设部门不就行了,何必还要专设一个国企呢?
    “新设交投集团优势很多!”沈群表示,成立开发区交投集团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区委区政府基于当前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发展新形势以及“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的新任务,为建立交通投资建设的高效机制而设立的。
    沈群认为,通过组建开发区交投集团,盘活现有交通存量资产,加快做大做强,可以改变原投资渠道单一局面,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投资、融资平台,从而保障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运行。
   “简单来说就是节流与造血:通过与社会资本PPP合作,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财政压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合作方须在区内注册实体公司,这样一来也为区财政增加了税源。”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仅靠财政投资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特别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已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必经之路。而在PPP合作模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方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而在我区有轨电车PPP合作模式中,开发区交投集团作为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出资代表,参与或牵头组建项目公司,筹集和管理项目资本金,代区政府、管委会集中持有和管理相关项目中我区应享有的股份。
    记者从开发区交投集团了解到,有轨电车1号线PPP投资29.5亿元,20%为项目公司资本金,开发区交投仅投资4%约1.2亿元,16%为社会资本方投资;其余80%资金由社会资本方融资解决。开发区交投集团通过1.2亿元带动28.3亿社会资金服务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如有风险,共同承担。有盈利,交投集团也可以享受。利用市场价值分配风险,保证了公共利益最大化。” 沈群表示。
  在开发区交投集团总经理李雄晖看来,成立交投集团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种市场投资行为,国企来做这件事,相比政府职能部门的灵活度要大一些,更有利于项目的招商和建设效率。同时,这也是推动国企市场化经营,摆脱地方政府“城市经营平台”的角色,进而提高国企效率的途径之一。
  基于省市区关于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政策的支持,开发区交投集团也相当于一个招商服务平台。该集团积极推进与中铁、市铁投、广州地铁和广州轻工集团等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合作不断为区域经济建设带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提升我区的经济总量。
  今年4月26日,广州开发区与中国建筑集团签约,中建轨道交通总部及系列战略合作项目落户我区。目前,开发区交投集团积极对接我区IAB战略布局,正在申请有轨电车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同时与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市铁投集团合作,开发区内多个车辆段上盖物业。


重点发展有轨电车

  建设有轨电车线网,已成为开发区交投集团的一个“重头戏”。这既是我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构建高效、低碳、共享城市交通的重要举措,也是基于我区交通现状的一个必要选择。
  我区区域广阔,经过多年发展,交通配套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不少短板。从广州地铁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来看,我区近十年内的地铁规划,相对市中心区仍显薄弱,个别区域如永和、东区、长岭居等,还处于轨道交通空白。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52386”交通发展战略,提出要打通到广州市区、白云机场、广州南站以及区内组团四个方向的交通路网。在这张交通战略图中,有轨电车作为一个重要的“串联者”角色出现,将为我区优化交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李雄晖表示,有轨电车线网的布局,将填补大运量地铁和低运量常规公交之间的空白,延伸轨道线路服务,并作为区内各功能组团、片区的骨干线路,优化市民出行结构,解决区域内交通出行不便的难题。
  另一方面,建设有轨电车网,也是我区倡导低碳、绿色、智能出行的需要。李雄晖介绍,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交通工具,我区有轨电车设计和运营具有便捷、节能、环保、美观、舒适、快速、安全、公共利益最大化等八大亮点,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
  “有轨电车将成为我区的名片。”李雄晖告诉记者,我区有轨电车路权设计合理,快速路上不建有轨电车,逢交叉口和隧道建立交,行车快速平稳,而且地面全线采用绿化覆盖,可以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将成为黄埔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我区目前在建的有轨电车1号线大部分利用道路中间绿化带进行改造,在现有道路中间进行敷设,占用9米道宽,在建设同时对两侧的市政道路和人行道进行拓宽,不会对现有社会车辆的通行造成严重影响,将成为广州首条半专有路权的轻铁线路。
  李雄晖说,目前我区大力建设有轨电车路网,得益于我区此前所做的一些前瞻性工作。“广州开发区很早就规划了有轨电车,一些新建道路早就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香雪大道香雪公寓至香雪公园段,中间绿化带预留了9米,这样就不需要拆迁拓路,不影响现有交通。而在老城区就不好搞有轨电车,道路空间有限,征拆难度大。”
  基于这种优势,开发区交投集团自成立以来,积极打造我区有轨电车交通线网,制定了黄埔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到2030年,我区将规划12条有轨电车线路,全长达221.3公里,基本覆盖了整个黄埔各个片区;而未来三年内,我区有望实现3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
  经过“倒排”工期,交投集团全体员工一百天的奋战,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已于2017年10月31日正式动工,拉开了我区有轨电车线网蓝图的序幕。
  记者了解到,目前交投集团正加快推进有轨电车2号线、3号线项目相关工作,力争年内进行社会资本采购,全速推进区内有轨电车线网建设,初步形成以行政中心为中心,辐射各功能组团的有轨电车线网雏形。其中,2号线已通过立项,并与3号线一起争取在明年一季度内动工。另外,明后两年努力争取有轨电车4-6号线动工。
  随着有轨电车线路的顺利推进,未来几年内,我区将实现区内各任意组团之间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不超过40分钟的目标,居民将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地铁+有轨电车”无缝对接出行服务。


进军新能源交通产业

  有轨电车只是开发区交投集团的主业之一。除此之外,该集团积极介入无人驾驶、水上巴士、电动公交、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公交场站建设等交通产业细分领域,推广绿色出行。这些都是当下新兴的、且“科技范”十足的产业,显然是一片“蓝海”。
  上述领域中,新能源与智慧交通产业在我区的发展形势喜人,已初步形成新能源公交网络,相关产业链正初现雏形。
  根据11月底广州市通过的《广州市推进公交电动化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广州市公交充电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我区将全面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力争在全市率先完成公交车纯电动化运营,并根据公交企业纯电动车公交需求,加快公交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区交投集团积极推进多种合作模式,以电动公交车充电桩(站)建设推动新能源交通产业发展。今年已启动天泰二路公交站场、保税区公交总站等公交站场的充电桩建设。目前全区在建站场充电站5个,计划建设充电桩1000余根。
  电动公交运营方面,截至目前,全区已投放1000余台新能源公交车辆。据透露,珍宝巴士将在明年年底前实现属下1300台公交车纯电动化。另外计划于2017-2018年间,在大观站场、保税区北围路站场和永和贤江总站建设4个充电站点、556个充电车位。
  目前,同步投入启动运营的珍宝大观充电站规划分二期实施,首期有103个充电车位启用,晚间可为纯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车辆充满电最快只需2个小时,最慢需5个小时。在满电状态下,纯电动公交车可行驶超240公里,满足公交车辆日均行驶里程。二期完成后将总计有343个充电车位,晚间可满足400多台公交车充电的需要。
  另外,作为生态低碳智慧型的新城,知识城正推进换乘枢纽的建设,按照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标准,沿地铁14号线站点从北向南配套建设8个公交站场,同时每个公交站场布置28个充电桩。
  在我区新能源和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发区交投集团还将扮演起“管家”角色——负责做好区内公交站场的保养、接管以及移交方案编制工作。根据目前工作进展,预计2018年1月1日起区内19个公交站场委托开发区交投管理,并同步办理资产移交。


构建多维立体交通网络
  
  经过十多年发展,广州“东进”趋向成熟,并进一步强化。从临港第二CBD到粤港澳大湾区,再到广深科技走廊,这一系列重大规划,给作为“东进”桥头堡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另外,从城市空间来看,黄埔位于广州的地理几何中心。这些无一不对我区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我们现在不长远谋划,规划设计不好,将来是会被后人骂的。”李雄晖说,交通出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开发区交通集团每推出一个公共项目,无不秉着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经过实地调研、多方汇聚民意、反复研讨,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在取得公共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长远谋划。
  “广州开发区体制机制优越,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又有专业人才支撑,城市规划富有前瞻性,我们对打造新型交通很有信心!”在沈群看来,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集团上下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一定能够有新作为、新突破,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殷切期待。
  目前,我区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地铁、高速路网、城轨、轻轨、快速路、纯电动公交、水上巴士等多维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前三季度,105项道路、地铁、城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全面推进新建105条道路、改造95条道路、打通48条断头路,地铁13号线首期、知识城线年底通车,21号线明年开通,知识城到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第二中央商务区的3条高速地铁快速推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开发区交投集团将整合和优化快速路、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探索拓展水上公共交通,解决主流公共交通盲点,提升公共交通覆盖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多种方式协调运转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加快建设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的枢纽节点、网络与连接,完善、优化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全面提升我区的交通水平。
  一幅智能、低碳、高效、便捷的绿色出行画卷,在我区徐徐展开,“筑梦黄埔”的美好生活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52386”交通发展战略


◎ 畅通5条向西连接市中心的道路:广汕路、云溪路、广园东路、黄埔东路、临江大道东延线。
◎ 推进2条道路建设:永九快速北延线、九龙大道北延线。
◎ 谋划3条过江隧道:临港经济区至琶洲、西区至化龙、沙鱼洲。
◎ 实施8条连接增城的道路:钟太快速东延线、知识大道东延线、广增快速路、东部快线(天增快速路)、永顺大道东延线、宁浦大道、广深公路改造、临江大道东延线(规划三期)。
◎ 加快6条高快速路:广惠西延线、北二环开创大道立交、第二机场高速、花莞高速、广州北部快线、永九快速。


黄埔有轨电车设计和运营亮点


便捷 线网设计和建设注重与地铁、有轨电车各线的衔接和换乘,确保轨道交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节能 使用超级电容充电模式,应用高新节能技术。采用“制动即充电”的模式,能够回收车辆刹车过程中80%以上的能量。
美观 充电系统不需要庞大的电力接触网系统,地面全线采用绿化覆盖,可以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
环保 有轨电车车辆采用环保隔音材料、消音器等设施,行驶噪音相比道路机动车辆大幅降低15%以上。
舒适 车辆可载客360人,采用低地板、转向架等技术,搭乘感受更舒适。
快速 在交警繁忙交叉口设计了隧道或跨线桥,并通过信号灯的优化做到通行优先,使有轨电车更准点、更快捷。
安全 车辆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操控系统和预警系统,并通过轨道进行限制,行车非常安全。
公共利益最大化 采用PPP等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区有轨电车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引进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又利用市场价值分配风险,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来源:创业导报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