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在杭州举办“第十四期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暨‘互联网+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作为全省三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之一,全省唯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改革试点,近年来我区在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走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为企业办事提供了便利。在本次交流会上,区政务服务中心向全国政务服务同行介绍了我区在政务服务改革道路上的做法和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码引导 办事贴心
为方便办事人快速找到办事指引和办事渠道,我区首创了“二维码办事墙”,该办事墙由463项网厅办事指南整合编制而成,根据部门与项目的不同生成了244个二维码,这些二维码指南一方面可以满足群众对不同事项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办事指南更绿色环保,又与开发区网厅实时连接,确保信息动态、准确,方便在线申报。
一门受理 办事省心
目前,我区所有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集成服务模式。区属部门所有非涉密事项463个事项均已进驻网厅,实现“一网式”集成服务。
此外,我区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媒介,通过“广州开发区政务”微信公众号与网上办事大厅数据互通共享,满足公众“掌上办事新需求”。同时引入邮政专递EMS服务,实现企业和市民足不出户、轻松办事。
“以前到政府部门办理审批,总是发愁不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现在只要你上网,就能查询到审批所需的材料和流程;只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运用技能,就能在网上申请审批,提交办事材料,然后只需安心等待审批结果就可以了,再也不用为补资料而发愁甚至‘跑断腿’。”一名前来办事的企业代表说。
一章审批 办事顺心
我区积极推行集中审批,于2015年7月成立了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提出了“新三单一平台”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涉及企业投资建设全链条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集中清单,统一交由审批局集中办理,通过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将原来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采取并联、合并等方式来推进,避免了企业往来奔走,打造了“1130”——即一个部门、一枚印章,最快3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的集中审批模式,创新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如今,从项目立项到规划验收完成主流程审批事项最快只需30个工作日。
同时,我区探索开展信任审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达到事前审批管理目的的事项纳入信任审批范围,通过允许企业后补非核心要件,甚至允许采取承诺方式免于提交等方式为企业申报提供便利。
自正式启动集中审批以来,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受理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案件2011宗,办结1905宗,全部按时或提前完成,纳入集中审批的事项,平均每个事项仅需3.2个工作日,比原对外公开承诺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大幅提高了企业投资便利化程度与行政效率。
一窗兑现 办事舒心
区政务中心开设了“政策兑现”专窗,对7个部门的185个政策兑现事项,包括科技项目配套资助、瞪羚企业融资补贴、科技领军人才贷款贴息等,实行“一口受理”,所有政策兑现最长办理时限不超34个工作日,在专窗旁还设有政策兑现查询机,哪个企业可享受政府发送的哪个福利大红包,一查便知。
政务便利化改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首创的广州开发区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通过审批监管服务数据信息实时双向流动,为提高审批速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撑,有效破解了审批慢、监管难、信息孤岛等难题。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020-82118651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