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61期 > 服务动态
破除身份藩篱 激发基层活力
发布时间:2017-08-23
0

  2011年,黄埔区编办在全市率先将编外聘用人员统一纳入机构编制部门业务管理,改变了过去多头审批的混乱现象,科学合理配置各部门编外聘用人员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指标管理的局陷性日趋凸显。目前,全区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约6000名,占全区编外聘用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队伍存在人员较为庞杂、增长无序、后续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街道(镇)在对编外聘用人员的使用和管理上也颇为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区编办通过调研,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做法,制定《黄埔区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整合包干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在全区实施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整合包干管理新模式,力求破除各种编外聘用人员身份藩篱,减员增效,激发基层活力。

指标经费齐统筹,减员增效激发活力

  2011年以来,区编办负责指标使用审批、区财政局划拔人员经费的审批管理体系有效控制了全区街道(镇)编外聘用人数总量。然而,随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深入融合发展,单一的指标管理逐渐难以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一是各类编外聘用人员对应不同职能部门,街道(镇)难以根据需要自主管理、调配人员队伍。二是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过大,导致基层工作难以有序推进。
  根据周亚伟书记在街镇党委(工委)书记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简政放权,推动资源下移,使街道(镇)的运行更加高效顺畅的要求,区编办制定《方案》实施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指标整合包干,核定包干指标,确定包干经费总额。各街道(镇)在包干指标内可对编外聘用人员进行自主管理,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表现合理制定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绩效考核标准。在保证包干经费总额不变的前提下,街道(镇)可以通过精简人员、提高待遇的方式调动编外聘用人员的积极性,吸引优质人才,改变人员流动性大的被动局面,真正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从单一指标管理到指标经费齐统筹的转变,大大增加了街道(镇)的用人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能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群众水平。 

突破身份限制,自主优化队伍结构

  上级职能部门为了强化和凸显各自的业务管理工作,往往要求街道(镇)对口配置各专项“协管员”或“专管员”,此类人员技能相对单一,岗位身份限制严格,街道(镇)对编外聘用人员难以统筹使用,存在人员闲置浪费的现象。因此,亟需打破编外聘用人员身份限制,实现人员的“一专多能”和“一岗多责”。
  《方案》出台后,原则上要求各职能部门不得硬性规定街道(镇)设置专门或专职的编外聘用人员岗位。今后街道(镇)新承接的工作按“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相应的工作经费划转,原则上不增加编外聘用人员,由街道(镇)统筹调配人员完成相关工作。这种通过内部挖潜和人员优化组合使用的方法,增强了编外聘用人员使用的灵活性,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有效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实现编外聘用人员的“一人多岗、一员多用”。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繁杂的基层工作需要,不仅能促进政府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提升,还可有效减轻政府财政供养的负担。

核定机动指标,提速人员聘用流程

  街道(镇)以往要增加编外聘用人员,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聘用手续繁琐导致街道(镇)难以及时应对部分临时性和突发性工作。为此,区编办在核定各街道(镇)包干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拆迁任务及职能部门部分工作任务下沉街道(镇)等实际,核定各街道(镇)的机动指标作为补充,用以支持完成新增突发性工作。《方案》还规定各街道(镇)可以采取先用人后备案的方法,加大了街道(镇)自主管理权限,从而达到简化人员聘用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
  街道(镇)编外聘用人员整合包干管理新模式是黄埔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激发街道(镇)基层活力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经了解,各街道(镇)对编外聘用人员整合包干管理新模式给予了一致好评。下一步,区编办将结合实践对我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方式不断加以完善,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主动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为服务广州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020-82118651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