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别的选择。上周末,美国政府实际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国有化。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将拯救世界于一场金融灾难。这还意味着,房利美和房地美这种荒谬的准私有化结构,现在终于寿终正寝。
房利美成立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职责是从银行购入抵押贷款,重新打包后出售给投资者。这个新型中介机构(当时完全为国有)吸收了住房拥有者违约的风险,而投资者则承担利率风险。在经济危急时期,房利美让购房融资成为可能,是一项具有独创性的发明。
房利美以这种形式一直运作到196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使其变成了“政府赞助企业”(GSE)。房利美——以及1970年成立、旨在提供竞争的新对手房地美——如今为私人股东所有。然而,由于依然负有推广可承受的抵押贷款融资的“使命”,人们认为两家GSE拥有美国财政部不言而喻的担保。
那次转变之后,房利美和房地美一直利用这种想当然的政府支持为股东谋利。当富兰克林•雷恩斯(Franklin Raines)于1999年接管房利美时,他设定了将每股收益加倍的目标。这与1938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创立房利美时的想法相距甚远。
两家GSE变得日益激进,开始冒不必要的风险,并逐渐逼近——有时甚至超越——其宽松的监管要求。对利润的关注让它们无法以良好的状态完成政府要求的工作:承担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两家机构需要担保超过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但它们持有的缓冲资金少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过去一年里,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增加了不止一倍。由于房利美和房地美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抵消亏损,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在7月份获得国会授权,可以开展援救行动。上周日,这个权力被激活,两家机构进入政府监护。
除了接管两家企业,并暂停股息支付之外,美国财政部目前拥有两家企业近80%的股份。保尔森亦承诺,将购入尽可能多的额外股权,以确保两家GSE的净值永不为负。在对两家GSE剩余价值索偿权的先后顺序中,现有股东排在最后,并可能会发现,他们持有的股份将因援救计划而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也不该得到更多。
财政部、房利美和房地美还将投资抵押担保证券,以确保美国购房者拥有足够的支持。美国财政部得到了授权,可以购买这些证券,直到2009年年底。两家GSE将增加现有资产组合,直至2010年——他们希望到那时开始剥离这些资产。
加上两家GSE新获得的有担保的信贷安排,这次援救成本可达数千亿美元。是的,代价高昂。但并不过分。任凭两家GSE倒闭从来都不现实。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务具有全局重要性。这些债务为国际投资者和各国央行普遍持有。如果允许GSE违约,引发的灾难将危及美国政府的信誉。
市场崩盘还会导致美国住宅市场危机。由于房屋价值如自由落体般直线下跌,两家GSE目前支撑着超过五分之四的美国抵押贷款。
长期而言,财政部必须制定两个目标。它必须将房价稳定在一个新的、更低的水平上,并且一定不要参与那种设法保持房地产价值不断上升的行为。一旦美国财政部做到这些,就应该开始设计将两家GSE分拆并私有化的计划。如同在其它国家那样,二级抵押贷款市场不应该含有政府参与者。这是一个远景——至少在十年以后——但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规划。
在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两家GSE的援救行动之后,人们很难不得出如下结论:即美国所有大型机构都提供国债般的安全级别,但收益则高于国债。在其它发达经济体中,这一点同样属实,英国对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的援救就是证据。谁相信德国或是日本政府会任凭本国一家主要银行破产呢?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前景。
除了拯救两家GSE,别无选择,而且把它们放在公共部门之内,比放在公共部门之外更好。新的挑战是找到脱手的方法。但即便美国政府做到这一点,本周的事件已突显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道德风险极度严重的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