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41期 > 协会信息
“质造”“智造”双引擎激发经济大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7-03-31
0

业界专家参加沙发论坛 

 

    实体经济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市第二,产生全市近四成的工业产值,汇聚全市三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是广州的经济大区。

    创新创业 孵化器、加速器华南最大,上市企业、研发机构全市最多,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一半,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强区。

    3月28日上午,2017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分论坛开宗名义地打出“打造创新枢纽、振兴实体经济”的主题,“黄埔质造”、“黄埔智造”成为参会者讨论的热词。
    黄埔区区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小华在致辞中表示,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创新驱动引领未来,黄埔区、开发区正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为总目标,进一步打造大企业和大项目安家落户、做强做大的最好环境,奋力打造创新之区、开放之区、效率之区。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学伟在区投资环境主题推介中透露,我区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双轮驱动,打造产业主引擎和创新枢纽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继续扛起广州经济大区、工业强区的大旗。
    当天上午参会的嘉宾包括外国专家,跨国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行业协会、投资机构、外资银行等机构代表。2个多小时的会议时间里,大家讨论的都是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热议智能制造对工业发展的改变。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创新型企业扶持力度之大,令与会“大咖”纷纷点赞。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盛赞我区“舍得花钱”。他说,广州开发区过去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已经拥有的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样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环境,加速释放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培育。
    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年初,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四个“黄金10条”产业促进政策等惠企“大礼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优质创新型大项目纷沓而至。全球顶尖抗癌药企百济神州项目来了,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麦格纳-卡斯马汽车系统项目也来了……全区正加快步伐,以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开局,面向全球提高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为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新动能支撑。

千亿产业集群成经济大区基石
  沿着开发区的东区和西区转圈,会发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安利、宝洁、高露洁;生产口香糖的企业箭牌糖果、卡夫食品;生产食品的企业康师傅、统一、益海粮油、明治雪糕;生产饮料的企业百事可乐、屈臣氏……
  这些都是广州开发区早年引进的企业。当年引进这类企业时还引起了一些争论——开发区究竟是要发展高精尖,起点要高,还是要引进短平快,以效益引技术。最后开发区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7141亿元,占全市约四成。其中,快消企业占比仍较大——高端化工产业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约1055亿元,约占全市同行业的50%;食品饮料产业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485亿元,占全市同行业的65%。
  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全区发展的基调。近年来我区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广州东部新城,也未曾放弃过发展制造业。
  陈小华在分论坛上强调,制造业关键在存量,核心在创新。近年来,我区绕优势产业发力,推动制造业整体提升,努力实现由“黄埔制造”向“黄埔质造”的转变。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区第一支柱产业,2016年该产业实现产值约2300亿元,占全市同行业的85%,规上企业100多家,代表企业包括乐金显示、创维、视源电子、广电运通等。
  在广州科学城,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8.5代液晶面板项目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周边密密麻麻分布着30多家上下游的配套厂商,其中不乏创维、电气硝子、科美、易安爱富、大成气体等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这一产业集群2016年产值就超过800亿元。
  本土企业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头正劲,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从事液晶电视、家庭多媒体终端等产品生产,2016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随着2015年新黄埔区设立,黄埔区的汽车产业驶入了快车道,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1386亿元,约占全市同行业的33%,拥有广汽本田、本田中国、广日专用车等3家整车企业,以及加特可等70多家汽车配套企业。
  众多汽车企业纷纷加入我区的“朋友圈”。今年3月初,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界500强麦格纳集团与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广州卡斯马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落户黄埔。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构成了全区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石。与之相伴的,是我区集聚了6000多家中外企业,其中34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35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
  相机镜头百年企业德国卡尔蔡司在广州设立的3家公司都设在广州开发区,是实体经济企业的代表。对于发展实体经济,在我区工作了20年的卡尔蔡司光学集团中国区总裁彭伟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经济增长是井水,新挖一口井当然可以提高增量,把原来的井挖深,增量会来得更快。希望开发区做实做大存量的企业。”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确是这样干的。近期召开的全区企业家大会明确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积极为企业服务。例如,切实减轻企业用电、物流及其他生产成本,单是用电一项,2016年全区就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400万元。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积极站在企业角度,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例如,安利公司的产品销售方式受到互联网经济的较大冲击,区里积极为安利“触网”提供支持,“在2016年,只用了半年时间,从规划设计到建成投入运营的安利海外购电商平台,是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典范。”安利首席生产运营官陈森林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创新枢纽核心
  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版“基因泰克”的抗癌药企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知识城破土动工,这一项目总投资22亿元,将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美国专利的肿瘤治疗生物药品生产基地。这是“黄埔智造”的最鲜活注脚。
  百济神州的落户,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区强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单就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全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约600家,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市五成以上,培育出达安、香雪、阳普、冠昊、万孚等上市公司,还聚集了中科院生命健康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省市研发机构,总体发展水平与中关村、张江、东湖一起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10年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大多数园区来说闻所未闻,广州开发区就已开始建设孵化器,构建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器集群。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成孵化器70多家,总孵化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8家,成为华南规模最大的孵化器加速器集群。孵化器成为培育科技企业的摇篮。目前在园企业20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800多家,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未来5年,全区孵化器数量将超过80家,孵化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00家。
  孵化器仿佛是一个魔盒,众多高科技企业从中成长起来。2016年,全区遴选147家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近两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在科技部发布的瞪羚企业发展综合排名中,广州开发区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在当天会议现场,国机智能董事长黄兴告诉记者,今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新兴领域(比如智能制造)会有大的规划。“在广州开发区,我们准备加速孵化器的建设。我们在创新中除了自身做研发中心,还希望大量吸引创新人才。”黄兴透露,国机智能今年将投资6亿元在开发区建设两栋孵化器大楼,作为吸引创新型企业到广州落地的筹码,包括集团并购的一些企业,也有计划一并安排到广州开发区落地。
  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出现。例如,冠昊生物在国内诱导再生功能新型生物材料及其制品领域具有领先水平,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医用植入器械工程实验室;京信通信“超频带双频合路器”项目获评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物3D打印的“睿膜”,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3万多个临床病例,被业内誉为“世界上最接近自体、修复效果最理想的硬脑膜”,因其稳定性高,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睿膜”的定价比强生还高。
  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全市智能装备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全区集聚智能装备企业75家,包括国机智能等“国家队”成员,也包括广州数控、瑞松、明珞、巨轮、亿航等明星民营企业。去年,风靡欧美的无人机企业亿航,在开发区选址建设全球研发、运营、结算的总部基地。
  广州开发区是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已吸引32名“两院”院士、50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6个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和8名领军人才到区内创新创业,并建成12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构建了链接全球的引才网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8个校地协同创新项目,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聚集各类研发机构580家,约占广州市1/4;校企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40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4家,占全市1/2,全省近1/3。
  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集聚,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高效发展,2016年高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总部经济崛起服务业新城
  广州市将临港经济区定为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还推动临江大道东延线一期工程上个月施工开标,直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国际港航中心、保利鱼珠港等一批甲级、地标级高档写字楼已立于江畔;随着地铁6号线的开通,广州科学城的总部经济区、绿地中央广场、万达广场等成为众多企业争相进驻的场所;知识城凤凰湖周边,一批大型写字楼正在规划建设中。
  发展总部经济,打造高端企业总部聚集区,让总部企业能够“拎包入住”,成为我区目前招商引资的重点。
  去年,我区引进雪松总部、星艺装饰总部、协鑫集团南方总部、粤民投总部等总部企业30多个,总部企业聚集效应明显。以大宗商品交易为主业的雪松控股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6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雪松控股居50强,在广东省排名第11位,也是广州市最大的民营企业。“雪松控股希望以进驻广州开发区为新的起点,努力做大做强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开发区进入世界500强行列。”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劲表示。
    过去,开发区以“重工业”为主导,对于文化创意这种“轻质”的产业,只引进励丰文化、毅昌科技等几个与工业紧密相关的明星企业,不成气候。
    去年以来,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有了飞跃发展。传媒行业排名仅次于央视的分众传媒集团落户我区,成为广州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创作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奥飞动漫集团,去年在知识城取得用地,动工建设“奥飞动漫硅谷”;多益网络也在我区取得用地建设总部大楼,这家公司成立仅10年,2015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增长超过50%,增速超过国内A股上市的所有互联网游戏公司,目前正申请上市,有望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互联网游戏公司。
  电子商务产业是广州开发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京东、苏宁、亚马逊等国内外一流的电商企业都在区内布点。全区聚集电子商务企业及配套企业200多家。位于知识城的京东华南地区的“亚洲一号”,具备自动化高密度的储存和高速拣货功能,一般商品半天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众多服务业企业的支撑下,全区2016年商品销售总额达到4383亿元,同比增长8.1%。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