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40期 > 热点话题
按照“施工图” 撸起袖子加油干
发布时间:2017-03-08
0

    区人大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肩负全区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涉及新黄埔规划建设、社区发展与升级改造、企业服务、民生事业发展、司法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表示,发展“施工图”已绘就,接下来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 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谈政府工作报告
  
  王福铸:政府工作报告和以往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新、实、短。“新”体现在出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提法和内容;“实”体现在没有空话、套话,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干的事;“短”体现在一共18页纸,就浓缩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这么大的规模。
  杜传杰:作为一个新黄埔人,充分肯定科学城、知识城的建设成果,但也感受到强烈的紧迫感。新黄埔发展重点抓经济,报告有目标、有规划、有落实,比之前更实在、更具体,从一份“蓝图”转变为一份“施工图”、“建设图”。
  施黎菊:报告思路清晰,政府提出来的观念,让我们非常振奋,让大家看到黄埔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快马加鞭,在全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不仅在广州,而且在全国树立起典范。
  梁锦坚:报告指出,黄埔将成为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目前有110多家“500强”企业,若今后大部分能进驻临港商务区,将成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亮点。
  黎广宁:听了报告,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尤其是报告中提到了“要高起点规划建设第二中央商务区”,这对我们黄埔街来说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大家要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围绕区有关规划发展,切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建设第二中央商务区”这一目标上来,真正使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黄建强:我认可报告,它较往年有所创新,其中有关科技产业联合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内容,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另外,在12个示范社区建设上,存在着审核流程长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细的细则,把时间花在“干”上。
  陈劲忠:报告把经济发展作为重点来抓,是“再创辉煌”的重要内容。政府实施了一些很好的发展经济举措,如出台推动经济发展的四个“黄金10条”,召开企业家大会、招商引资大会等。
  谢旭东:报告内涵很丰富,很务实。未来目标令人振奋,方向很明确。其中广州市第二中央商务区规划要大手笔、主动定位,将国际港航中心纳入其中,高起点规划。

谈新黄埔规划建设
  易鸿:对长洲珠江国际慢岛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必须有立项;二是要明确责任主体;三是要集群众智慧,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四是定好国际一流标准,可以效仿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规划建设;五是以旅游为核心,开展慢岛建设。
  王峻松:长洲岛黄埔军校停车场问题引人关注。对此,建议利用闲置的水泥厂生产区地块作为黄埔军校临时停车场,来解决军校即将面临的无停车地方的难题。
  柯宗耀:作为老黄埔人,对黄埔有着很深的感情。如今,市委、市政府对我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为我区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未来规划建设一是要承载黄埔港的品牌,继续保持和发挥黄埔品牌优势;二是要承载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职能,善于借鉴香港、上海等地的经验做法,引入国际航运公司、航运企业,进而吸引金融机构的加盟入驻,进一步确立黄埔国际港航中心地位。
  刘展发:黄埔大道、中山大道以南区域以老旧城区为主,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建设滞后,与第二中央商务区定位极不匹配。建议清晰区域规划,完善交通路网等配套设施,实现老城区的提质增效;同时,建议加强黄埔大道、中山大道以南区域的规划。
  梁锦坚:区政府预算中表示,今年黄埔区将投资100亿用于产业转型升级,令人振奋。希望政府能把重头放在盘活低效用地方面。
  曾燕:政府自有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有限,在大项目开发建设上,应考虑“PPP模式”,在诸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等问题上,政府只要做好规划引导和监督工作就可以了。

谈社区升级改造 
  罗俊强:老黄埔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更新,建议城市更新政策要有连贯性。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因各职能部门对新老政策理解有所区别,老政策和新政策连贯性较弱,易起冲突。如因新旧政策难以磨合,导致横沙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地下停车场单价比房子的单价还高,这样的问题仍需政府对政策进行局部调整与完善来解决。
  梁锦坚:黄埔区41万居民中,转制社区居民与农民约占21万,大幅度的人口占比量提醒我们,应重视转制社区的经济发展与升级改造。目前区划调整将近两年,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交通网络,这大大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居民交通出行。老黄埔与老萝岗连接的要道姬火路、丰乐北路、石化路的拓宽、断头等问题急需解决。
  邓奕中: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管理跟得上才是保证成果的强有力因素:一是横沙城中村改造任务以20亿投资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二是“三条围”改造今年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丰乐北路改造扩建加快落实;四是横沙冷库项目争取今年六月投产,这些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街道应认真学习好全区干部大会精神,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争取所有项目尽快动工。
  周永坚:要用好村级工业园“微改造”政策,理清思路,分步推进,盘活土地资源,增加转制社区集体经济收入。
  钟鉴涛:我区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区积极配合工作,但被征地已超10年,大部分的集体自留地和用地指标仍未落实,大大影响和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区政府加快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落实村社留用地、增加用地指标。
  钟鉴培:建议区政府加快盘活用好土地资源,支持村社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统筹、监管作用,打造“政府+社区+开发商”合作模式,提前介入做好村庄改造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村社城市更新步伐,促其建设上档次、出效益。

谈企业服务
  钟英华:要做好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建议参考借鉴兄弟园区的做法,抓好科技金融业的发展;建议政府继续发挥国有企业在招商、园区开发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园区不同阶段所需,走招商产业化的道路。
  林毅建:服务企业的“百日行动”很好,希望形成机制、长期坚持,常态化开展,并不止于百日。建议我区借鉴全国其他高新区的做法,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区内中小企业做好贴身服务。
  邹志强:当前形势下,创业之路门槛高、障碍多,希望政府继续多策扶持,加大研发力度、投入,积极鼓励创业。只有政府部门多给予支持,经济才能进一步更快更好地发展。
  李明忠:目前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而我区仅有两家担保机构。为进一步壮大我区保险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针对小微企业、大宗贸易商融资难、授信额低的问题,出台支持融资担保公司政策,建立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共担风险的机制,政府对担保公司按担保余额每年给予拨备一定比例的代偿准备金储备,以增强担保公司的代偿实力,从而更好发挥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大宗贸易商增信的作用。
  张春波:要落实协调地区环保与发展这一重要问题。现今有很多楼盘都建在了工业区,甚至出现只相隔百米的情况,居民与企业的矛盾日渐增多,无形之中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环保资金的扶持,推进臭气浓度监测标准,做好公共区域污染的管理,建立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沟通平台。
  陈映珊:建议加强年轻来穗人员人文关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增加部门指导和经费投入,引导年轻来穗人员更快地了解我区政策法规和当地文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安心工作。

谈民生发展
  徐柱林:建议充分考虑居民需要,加快推进地铁13号线夏园站建设,合理设置地铁出口,切实为民办好事实事。
  刘光如:西区通地铁问题引人关注。据相关信息,将先通13号线再动工5号线延长线,这样最快也要2018年才能动工,希望能同步开工,加快地铁开通进度,早圆西区群众地铁梦。
  张放:由于城市管网建设滞后,每逢汛期,黄埔区部分地段如港湾路段,就会出现由于排水不畅所导致的水浸街现象。为实施精益精细城市管理,希望能加强城市管网建设。
  罗必雄:垃圾焚烧厂建设不能“图价低”。该项目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如果有垃圾臭味污染,即使有再好的大项目,也难引得进来。因此,在垃圾焚烧厂建设上,应该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在设计、配置、工艺、用料上应具有前瞻性和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而不能简单地按照价低者得的低标准建设。
  张先龙:教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头等大事。建议区政府继续重视教育工作,加大投入,缩减教育工作事项的行政审批环节和时间,留住优势教育资源和人才;率先推行终身教育办学理念,营造氛围,提高群众素质;引进人才,落实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加快解决教师人才荒问题。
  温燕娇:托管班应纳入监管规范。目前学校放学时间早,家长下班时间晚,孩子放学后多数由私人托管班托管,这其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大多数托管班无牌无证,师资力量、消防安全、食物卫生等得不到保障,由于无证照经营,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等都管治不了。建议政府加以重视,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指引,把这类民间私营的托管班纳入规范管理,开展专项排查行动,指引条件成熟的托管班领取牌照,对无牌无证托管班进行执法取缔。
  何桂莲:八十三中是九龙镇唯一的一所高中,也是知识城内唯一的一所高中。有的学生到50公里外的科学城中学上学,距离远,坐车、住宿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对农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建议加强八十三中建设,让九龙学生有书可读。
  王小锐:目前的外来工子女上学制度是不公平、不友善的。建议给予常住人口更多的关怀,在制度上给予更多的保障,如在统计当地适龄儿童时,应以常住人口为标准,而不应该以户籍人口为标准。
  谈华新:当前西区一小、一幼改造的具体方案应尽快落实,解决不了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会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企业员工的稳定性;西区交通堵塞问题尚未解决,建议交通部门通过增加辅警、加强交通管理等方式尽快协调解决。
  王章军:随着地铁6号线二期开通,沿线房屋出租率将急剧上升,用电需求量也激增,特别是城中村原有供电设备落后,供电增容工作已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议区供电部门加快调查研究,一村一策推进供电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保障我区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
  罗伟平:九龙镇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比较低,甚至低于城镇低收入、“三无”人员的保障标准,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微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  

谈司法保障
  杜传杰:法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部门,如何尽全力做好黄埔区的司法服务保障,是当前法院的首要任务,一是提高法院的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从侧面保障黄埔经济发展;二是当前我区正大面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改造更新,在这种大环境下,易引起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等再分配的矛盾,这就需要法院的参与,必须在工作、思想、队伍建设、工作筹备等方面跟上全区脚步不落伍,认真部署相关措施;三是目前黄埔人口飞速增长,加大力度建设服务型法院,对全区司法工作的全面推开将起到重要作用。
  黄志宏:区法院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这是司法内容的重要一环。未成年人是社会未来的脊梁,应加大力度普及未成年人的法律常识。对检察院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应加大;二是要高效惩治腐败犯罪,促进黄埔廉洁建设;三是重视企业有关案件,注意保护企业利益,保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好企业信心。
  黄建强:认真审阅了两院工作报告,总体感觉非常好,尤其在法制建设方面更加全面,有些工作的力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强。其次,对人大代表多进社区进网格收集民意的行为表示赞赏,建议人大出台相关规定,督促各部门将收集到的民意贯彻落实到位。
  陈鸿钦:两院的工作报告较往年精炼,重点突出,能够用大量的数字来概括工作。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报告提出将用两三年的时间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牛鼻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建议法院建立相应查询平台,方便民众查询到自己案子的进程,深化透明办案。
  邓奕中:对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内容表示认同。在社会维稳方面,街道仅有协助作用,而区法院、检察院能协调社会各个部分的运作,对社会整体发展作用巨大,无可代替,对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希望区法院多来街道指导工作;建议对于某些特殊案件,区法院能在判决后实行后续跟进,更有利于解决各种纠纷。

 

聚焦民生实事
打造国际珠江慢岛
牛穗生(长洲街党工委书记)
  长洲岛非常符合“打造国际珠江慢岛”这个目标,我们街道党工委非常支持,长洲岛人民非常期盼建成。
  国际慢岛可以概括为“6+1”个标准,第一个是人口不超5万;第二个是基础设施要求公有、私有设施贴“蜗牛”标识,直观地倡导慢生活;第三个是要求车速在20公里以下,除此之外还对城市个性、噪音管控、光污染、排污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标准长洲岛都符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人们将在这里更有效率地工作,更有诗意地生活。作为长洲岛人,十分看好这里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盘活现有医疗资源
李玉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副院长)
  新黄埔成立后,区内的医疗资源不断整合完善,但由于地区限制,我区医疗资源整体上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未来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调整区域整体资源,盘活现有的资源;二是确立整合目标,分类建立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医院;三是设立专业专科医院,兼顾处理公共卫生事务。


改善交通为企业减负
武燕玲(雅迪香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几年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在创新、技术方面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培养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最近,区政府提出了四个“黄金10条”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我在开发区已经20年了,这里有那么多企业却一直没有地铁,所以我一直在呼吁这个问题。现在黄埔区、开发区交通已经改善了很多,对企业留住人才有很大帮助。交通的改善能为企业减负,一方面缩减员工的上班时间,一方面减轻企业的负担,以前我们企业每个月会给员工交通补贴,现在交通改善了,企业也能减少成本。


九龙镇将建优质高中
张建武(黄埔区教育局局长)

  “新学校不搞好,我们就不动,咱们九龙的小孩照样在这里读高中。”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现场答代表疑问时这样说。会上,九龙镇代表就保留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的建议展开热烈的讨论,并邀请张建武参加。
  张建武向代表们汇报了九龙知识城中心片区学校的情况。他表示,本次教育资源调整,不是说要撤销九龙镇的高中办学,而是要进一步强化九龙镇包含高中学校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学校数量供给和办学质量。目前,区教育局正在抓紧推进优质高中落户中新知识城。根据区政府之前的工作会议决定和教育局的研究方案,在中新知识城新的优质高中建成之前,九龙镇的学子一定会在原地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关注发展热点
四个“黄金10条”对企业帮助大
胡兴国(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次政府提出的四个“黄金10条”给予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奖励和鼓励,真正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其中对高管人才有许多鼓励政策,这对于我们留住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听后很受鼓舞。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交通大网络建设,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企业在运营上有很大帮助。未来我区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在这里办企业,我很有信心。


围绕国际创新枢纽建设布局
王福铸(黄埔区科工商信局局长)  
  作为黄埔区经济发展的综合部门,我们接下来将围绕打造国际创新枢纽这个总目标,去做一系列的布局。总的来说,一方面是通过抓存量、抓增量、招大商,确保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开展六大行动方案,包括对旧的工业小区进行改造,打造科技产业总部经济、互联网小镇,全力以赴地推进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相结合,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概念。这些行动方案,和政府工作报告是高度契合的,既有短期今年要干完的,也有中长期的考虑。相信到明年政府报告出台的时候,我们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林艳(联和街党工委书记) 
  联和街的特点是企业多居民也多,六号线二期的开通,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也给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科学城是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中的核心,所以联和街将配合区核心区建设的要求,发挥好区位优势,以“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群众”为目标,全面提升辖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环境,一方面为辖区企业提供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一方面做好民生实事,为百姓带来更多便利和生活品质上的提升。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