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埔警方“11·08”贩毒网络案缴获的毒品
2016年3月,由原黄埔区公安分局、原萝岗区公安分局合并成立的黄埔区公安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新黄埔公安队伍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2016年,黄埔区的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4.1%。其中,诈骗、“两抢”、入室盗窃警情分别下降20.4%、19.8%、9.8%;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总量同比上升4.2%;命案破案率100%,“飓风2016”专项行动总体评价排名全市各区公安分局前列。这也是原黄埔、萝岗区连续5年实现案件类警情下降。
警方介绍,区划调整后的黄埔区管辖面积达486平方公里,警情量一直低发。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态势,加上近年来开通多条地铁线路,新建多个楼盘,带动全区人财物大流动,给警方的治安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16年,全区实有人口增长了4.2%,达到114.4万人。
为此,黄埔警方提前加强应对,在地铁6号线二期开通前,警方就对地铁沿线进行全面勘查,在每个地铁站点增加高清视频监控,每天重点时段都有警力守点巡逻。2016年,根据广东省公安厅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调查结果,黄埔区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分别排名广州市各区第三和第二,实现了新黄埔公安工作“1+1>2”的目标。
现代化立体化治安防控
黄埔警方根据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经济建设、地理环境特点,构建了“点(全区重点部位、主要出入口)、线(全区各主干道)、片(经济园区)”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重新规划设置各大巡区、巡逻路线,全面升级现代化、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
全区每天投入1/5以上警力严控社会面,每天常态部署巡组80个,并在中心城区、人流密集场所部署了武装执勤的“动中备”应急巡组。2016年,黄埔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4.1%,连续5年下降;诈骗、“两抢”、入室盗窃警情分别下降20.4%、19.8%、9.8%。
2016年以来,黄埔警方积极推进“精准化、合成化、可视化”指挥调度建设,对110指挥大厅进行了“智慧化”、“规范化”升级改造,指挥中心大厅设置了警情调度、应急联动、视频运用等多个功能区,将全区5.19万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探头、“110”处警巡逻车全部整合到一起,为一线单位新购了49辆用于社会面巡逻防控的警车。
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据介绍,黄埔警方根据省、市公安部门的统一部署,深入组织开展了“飓风2016”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涉毒、涉盗抢、涉电信诈骗、涉金融犯罪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安全感的犯罪活动。
据统计,2016年,黄埔警方共侦破涉“飓风”行动案件1345宗;依法刑事拘留1032人,逮捕839人,行政拘留涉毒人员1061人,强制戒毒494人。在“飓风2016”专项行动的有力推动下,黄埔警方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总量同比上升4.2 %,升幅排名全市各区公安分局前列。
据黄埔警方介绍,黄埔区合成侦查作战中心整合了全区视频监控资源,配备了液晶电视大屏及具有分析研判、智能预警等功能的实战应用信息平台,对黄埔区发生的每一起重大案事件,除了图侦专业队,刑侦、网警、现场勘查等警种也同步介入,开展合成化作战。
此外,黄埔警方还建成了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DNA实验室,全面开展了陈旧骨骼、牙齿、接触性生物检材等各项常规、疑难检材的检验工作。据统计,2016年,黄埔警方在各类案件中,通过DNA检验比对已认定犯罪嫌疑人220名,协助破获各类案件621宗。
据介绍,目前,DNA检验鉴定已广泛应用到刑侦工作一线,在大要案以及盗窃、抢劫等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黄埔警方通过加强对各派出所的培训,基层一线民警在案发现场第一时间搜寻、提取生物学检材,DNA实验室按照“快检、快比、高效”的原则加大检材检验工作,大力提升了破案效率。
打造专业化安保团队
黄埔警方介绍,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黄埔区大型群众性活动数量、规模、参与人数持续上升。以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为例,2016年共承办各类活动60场次,参与群众累计达150多万人次。黄埔警方积极适应安保工作新常态,全力推进安保工作“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模式,打造安保工作“升级版”,确保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平安有序。
黄埔警方围绕安保工作涉及的各项内容,内外发力打造专业化安保团队。专门抽调指挥、治安、交警、防火、巡特警等部门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民警组成相对固定的安保团队,全面负责安保活动的前期筹备、指挥协调、治安管控、安检排爆、交通组织、消防监督、应急处突等工作。同时,要求承办单位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安检公司,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安检工作。
2016年11月,广州国际演艺中心连续举办了3场香港某歌手演唱会,门票销售异常火爆。黄埔警方作出了准确评估,及时提高安保级别,加大警力投入。由于部署到位、措施严谨,整个活动期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及安全事故,现场秩序良好。
原两区道路安全管理无缝衔接
2016年3月14日,黄埔交警大队正式成立,并全面接管原黄埔区、萝岗区交通管理业务。一年来,黄埔警方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突出交通事故预防、道路疏堵保畅,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市民交通意识,着力打造“平安交通”、“文明交通”、“民生交通”,确保了全区交通安全形势稳定,道路交通秩序焕然一新。2016年,黄埔区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5%、67.6%。
对于群众反映的交通民生问题,黄埔公安分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使省航海学院路段、凤凰山隧道路段、护林路等路段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噪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6年在区内主要道路增加交通视频监控点90个,新建红绿灯、电子警察、交通信号设施298处,新建违停智能抓拍系统12处、测速点10处,完善辖区各类指示牌、禁停牌、禁鸣牌等共183块,划设人行道斑马线9735平方米,新增交通信号灯16座,新增中心护栏约850米。
此外,黄埔警方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面深化“社区警务+N(包括企业、互联网、网格等)”工作法,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互动性强、传播力强的优势,将网络载体融入社区警务,加快传统社区警务和互联网的融合,推动社区警务向高效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着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诱发违法犯罪的社会因素,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2016年,黄埔区各类可防性案件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2.3%,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指数。
强化公安执法公信力
黄埔区公安分局作为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建立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四位一体”执法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执法源头监管、派驻法制员制度、执法质量考评、执法安全监督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安队伍法治能力。
接处警工作是执法工作的初始环节,直接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黄埔警方全面细化全局接处警各个流程、执行标准,完善了重大敏感警情跟进处置机制、接处警考评、执法质量预警等工作制度,从接处警源头开始,记录民警的每个执法环节、细节,实现每一个执法流程都有源可溯,确保接处警的各个执法环节依法有序、有章可循、监管到位。2016年,黄埔警方涉及接处警的警务投诉同比下降66.7%。
黄埔警方还全面实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绩效网上考核”的网上执法管理,案子办到哪一步,哪个民警参与了哪个执法环节,制作了哪份法律文书等等,在网上全部一目了然。
案例重放 摧毁跨区域贩毒网络
近期,黄埔警方摧毁了一个跨区域贩毒网络,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K粉、“摇头丸”等各类毒品约50公斤,以及仿64自制手枪1支、子弹3发等(见上图),斩断了广州东部地区一条重要毒品来源通道。
2016年11月上旬,黄埔警方接到一名网约专车司机举报,称其受“顾客”委托将一包可疑货物送到黄埔区某地,该“顾客”自称包裹内是“机械零件”,并提出不跟车的要求。司机觉得事情可疑,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经查,包裹内的“机械零件”为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经检验,证实为咖啡因,重约360克。
2016年11月8日,民警抓获前来“收货”的犯罪嫌疑人钟某伟和“委托”专车司机运送毒品的陈某,并当场缴获仿64自制手枪1支、子弹3发。之后,民警在从化区将“上家”嫌疑人林某萍、张某楷抓获归案;“下家”嫌疑人卢某文、邹某元在英德落网。行动中,警方缴获毒品约4.3公斤。
该起贩毒案告破后,黄埔警方发现,该案与禁毒部门在侦的一个大型贩毒团伙案有明显交集,黄埔警方随即调整策略,全面开展线索收集、摸查伏击等工作,获悉徐某贩毒团伙将于2016年11月29日进行大量毒品交易。
2016年11月29日晚,黄埔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在东莞市中堂镇某小区内将徐某、吕某华、苏某洪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当场缴获毒品约43公斤。同时,专案组一举捣毁徐某设在中堂镇的另一个窝点,抓获同案嫌疑人林某婷、钟某辉、徐某铭3人,当场缴获毒品约6公斤。至此,该跨区域贩毒网络被警方彻底摧毁。
目前,上述贩毒网络成员均已被警方依法逮捕。警方正在为举报有功人员申报有关奖励。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