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3期 > 热点话题
从英国的“经济衰退”看中国
发布时间:2008-09-05
0

  一周前,英国财相达林承认,英国经济正遭遇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危机。达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济下挫局面比许多人担心的“还要影响深远和长期”。他也直言不讳承认,英国选民对工党处理经济的方式感到愤怒。英国财相达林在采访中还承认,政府没有及时告诉民众,政府对生活费用上涨和失业的担心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最新数字显示,英国的房屋价格正在以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令人担心在未来数月会出现购房者无法偿还房屋贷款、金融机构征收房屋的浪潮。由于信贷危机,房屋贷款已经大幅度放缓,一些主要的经济数据也显示,经济可能会在最近陷入衰退。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没有任何增长的迹象,一些建筑公司和零售商由于担心经济可能进一步恶化,已经在过去数周宣布裁减动辄上千的员工。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于两周前的8月22日表示,需要采取大动作来确保危机不会进一步恶化,并警告失业率可能会大幅度上升。

  预计,英国政府将在本周或接下来的数周宣布一揽子措施,拯救不断下滑的房屋市场。

  早在2008年1月,著名金融家索罗斯就曾说过,英国和美国一样,想要避免经济衰退,“是非常困难的”——英国房价的增长和美国幅度相仿,所以存在共同之处。英国肯定会受到波及。虽然2007年英国经济全年增长了3.1%,然而从10月到12月的增长只有0.6%,是2006年第三季度以来增长最慢的季度。信贷紧缩在金融领域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其增长落到四年来的低谷。价格上升和信贷紧张使英国制造业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增长也只达到0.4%。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导致信贷紧缩,确实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伦敦金融城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据的位置比纽约金融中心在美国经济里占据的位置更重要——英国金融业占该国经济产值的十分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英国确实需要做更大调整。但是,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在零左右,但是却不见得会更糟。目前需要关注的是英国的央行英格兰银行是否会降低利率水平。

  英国主流的经济学家均对英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但是,经济衰退需要如此多的争议吗?

  必须看到的是,没有哪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能够避开经济波动,这十分正常。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往往经济出现过度的高涨,就必然会导致衰退,而衰退的过程中,坏账增加在所难免。当然英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周期的存在,然而经济衰退并非总是存在。经济学领域在“政府干涉是可以抹平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或是放大经济周期后果的影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还是制造了经济周期(货币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如“七”这个神秘的数字,中国谚语有“七年之痒”,而从西方的起源之“圣经经济”而言,在《约瑟的故事》中也提到——“七年的丰收后接着是要来七个荒年”。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波动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件“坏事”,而政府也寻求办法来阻止。通常的方法是采用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即与商业周期既定阶段发展方向相反的,如在商业周期高涨阶段采取通货紧缩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等问题出现,经济弱时借多而强时借少。

  对布朗政府而言,保持工党执政的稳定防止经济动荡是捍卫“新工党”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布朗担任布莱尔内阁财政大臣的策略。

  为什么经济衰退被认为是坏事呢?在宏观经济学上,经济衰退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而且,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

  不过,对有些人来说,经济衰退却可能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更少的疯狂的消费、环境污染的减轻等。当然,这些并不是对经济衰退的生活和金钱所带来的争议,因为多收入总是好的,从这点上说,经济衰退无疑是件坏事。

  今天英国的真实消费水平和GDP是25年前的两倍。因此,如果某一样东西在几年中始终保持一便士而没有涨价,有时甚至更便宜。这样看来,经济衰退并非是“灾难”。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并不是个人的感觉。对一个社会的个人而言,在经济衰退时期,感觉到的首先是“痛苦的不公平分配”——破产、失业、事业停顿——以致生活充满痛苦和焦虑——最终就是离婚、忧郁症和自杀。在则,就是,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个人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可能倒退到五年之前的生活。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在英国这一波的冲击中,损失最大的股东之一是在伦敦金融城以积极进取著称,让不少大公司董事会听到名字就头痛的投资者程吉斯兄弟(Robert and Vincent Tchenguiz)。在股市暴跌之前兄弟两人由于一连串交易失利,根据英国《卫报》统计损失超过5.6亿英镑,相当11亿美元。有传言说罗伯特•程吉斯面临损失被迫卖掉了泊在摩纳哥海滨的豪华游艇,不过他本人说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不论程吉斯是否能挺过难关,目前的经济状态必定出现牺牲者。

  不过,尽管出现了这些“大挑战”和经济增长放慢,但笔者相信英国经济将可以“软着陆”。同时,英国政府应该增加公共开支以刺激经济成长。应该看到,食品和能源成本将对企业的边际利润构成压力,同时削弱了中央银行减息的能力。然而,最近英镑汇价下跌、劳工市场富有弹性,预计英国商业将能够克服经济放慢的困难。笔者预计,在2008年,英国经济将增长约1-2%,而预计2009年的经济增长将大致相同。

  有学者提到,中国对全球市场经济引发的经济周期性调整,一直是认识不足的,同时,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发生了变化,不会再出现上世纪70年代或者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大危机。这种看法多年来甚至占据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其实,在今天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恐怕再也难以 “脱钩”。

  对中国而言,也许面临着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冲击,由于过分依赖出口,中国经济实际上是一个不平衡和非常脆弱的经济。30年的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同时带来了相应的市场风险。虽然中国成功地处理了1997年至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和2001年美国的IT泡沫危机,但是已经让中国对国外资本有所警惕。

  目前,中国的首要任务在于处理好股市和楼市。初高中的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危机”大家可能有点印象——资本家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穷人想买又买不起,结果资本家宁可把牛奶倒进阴沟里,也不给劳苦大众。中国房地产方面的情况和这个简直就太相似了,一边是房子卖不出去,银行银根又收紧,开发商硬抗着,另一方面老百姓又买不起房子。但是,中国在一片经济乐观的形式下并没有建立起社会福利安全网络。这样,中国一旦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伤害会非常强烈,比较难以抵御。股市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个市场是中国现在参与和影响面最为广泛的市场,尤其是对比有地方色彩的房产市场和消费品市场而言。一旦出现异常,所造成的恐慌,会导致全局性矛盾爆发,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信心和信用崩溃。

  当然,目前来看,中国必须扩大消费,实现投资和消费比例之间的平衡,以保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