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埔区代区长陈小华带队到黄埔区地税局和黄埔区国税局开展调研工作。黄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冼银崧参加调研。
陈小华一行首先到黄埔区地税一楼大厅,查看了办税大厅情况,听取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后和地税部门相关负责人座谈。陈小华肯定了黄埔区地税局过去一年的工作,表示地税在黄埔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供了积极帮助,希望继续做好税收宣传,为纳税人纳税提供更多便利,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黄埔区国税办税大厅,陈小华听取了工作人员介绍,并同现场办税的企业代表交流。陈小华表示,过去一年,黄埔区国税在税收征管、营改增、国地税合作、服务纳税人等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国税部门密切加强与各经济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为黄埔发展贡献力量。
历届论坛主题一览
2013年:新形势下
中新经济发展及转型挑战
2013年,首届中新知识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中新经济发展及转型挑战”,郑永年、梁桂全、周孙铭、杨建伟等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探索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道路,结合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与趋势、新加坡招商引资战略的经验启示等,为知识城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2014年:从“中国制造”迈向
“中国创造”
2014年,第二届中新知识论坛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为主题,大卫·蒂斯、吴汉东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品牌竞争力与可持续的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主题,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层面,阐述如何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创新。该届论坛还设立“企业问诊专场”,把脉企业发展,受到近1400名与会者的欢迎。
2015年: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2015年,第三届中新知识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讨“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林泉宝、王昌林、刘宏等顶尖专家学者,阐述如何借助知识城国际化平台、全球知名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探索建立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大咖论剑
本报讯(记者 刘丽敏)在12月6日举行的中新知识论坛上,中外知名学者围绕“国际化创新资源集聚”的主题演讲,其中不乏新颖锐利的观点。
Steve Leonard(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副主席、星创私人有限公司总裁):
创新,必须强化国际合作
关于创新的话题,当我们讲到创新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创新是西方的创新且仅限于西方,或者西方的创新能力比亚洲强、比东方强。然而,我并不认可这个观点。我觉得创新是一种功能。我们现在要解决创新的问题太大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打独斗,国家与国家之间必须合作。
蓝钦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
给初创失败企业第二次融资机会
作为一个初创中小企业来说,如果它们第一次创业失败,能否获得第二次融资机会?这个很重要,我们希望帮助初创失败的中小企业获得第二次融资机会。在新加坡,大约80%-90%的就业机会是来自中小企业,而不是大公司。
董小麟(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用全球化视野衡量城市合作
在新的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城市之间也是有“层级”存在的。广州必须跳出珠三角,用全球化眼光衡量城市间的合作。与纽约、巴黎、米兰、旧金山、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建立“(国际化)城市群”。
胥和平(中关村合众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都说世界经济出问题了,可是没人告诉你到底出什么问题了。说到底就是这一波走到头了。投资下滑了,没有投资对象。世界经济凭什么能反弹?要靠新的经济体系。十三五规划发展了新思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国家层面应对变革的重大部署。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