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黄埔区政协组织召开界别委员代表社情民意座谈会,来自各个界别的22位委员代表,紧扣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建言献策。
黄埔区政协主席邓少敏,管委会副主任张超平,黄埔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金持,区政协副主席黄一汉、宋建荣、赵同顺、周怡,秘书长吴生旺,区有关职能部门、区政协各专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大会听取了各界别委员代表发言。委员围绕切实改进政府工作重点和作风、提升企业服务行政效率、加强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行企业被动违规从宽处理机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社会养老产业发展、加快道路交通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根据委员反映的情况,区党委、政府及部门积极回应,进行互动交流。
张超平表示,今后将更加重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协商互动。同时,要抓紧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积极推动开发区、黄埔区的改革发展。
委员发言选登
徐特辉(共青团界,建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新黄埔区政府和管委会应该成为“行动队”,而非“清谈馆”。建议区相关部门加快决策速度,加大授权力度。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分管负责人更多的决定权。加强协调沟通,优化审批流程,跨越程序僵化的障碍,真正把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上来。
陈凯燕(妇联界,区妇联副主席):
将帮扶单亲特困母亲列入民生工程
建议政府将帮扶单亲特困母亲列为政府民生工程,制订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区内各部门相互配合,构建对单亲家庭的社会保护体系,实行部门联动、属地负责、分类帮扶、动态管理等方式,确保每个需要帮助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在生活、医疗、就业创业、子女教育、权益维护等方面得到帮扶与救助。
邹少华(特邀界,乙丰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开通大沙地至行政中心的公交线路
目前,在黄埔大沙地中心至新黄埔区政府等地方还没有往返日常公交线路。建议尽快开通黄埔大沙地至新黄埔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地段区域的公交线路。
梁玉军(少数民族界,区财政局局长):
财政预算要守住民生底线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政府部门解决收支矛盾、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不断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今年的预算安排,其中一个要点是守住民生底线,重点抓好就业、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章金生(新闻出版界,创业导报总编辑):
“民生十事”不足以体现“一切为了群众”
政府的所有“作为”,应明确一个根本问题:为了谁?仅靠“民生十事”,远不能体现“一切为了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我们的工作重点、方式、作风乃至文风,都应深刻反思和改进。
唐福权(民革界,知识城开发建设办企业服务处处长,民革黄埔区基层委员会主委):
加快开创开源立交工程建设
开创开源立交工程是开创大道上的重要交通节点,开工多年仍未完工,周边居民及企业经常投诉交通拥堵及施工扰民。建议征地拆迁部门加快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房屋拆迁及管线迁移问题,建设部门加快工程推进,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及交通疏导,区政府要限期要求建成通车。
韩丽娜(科学技术界,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建议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降低企业举证难度,减少知识产权案件流程,缩短办案周期;加强知识产权宣传,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宣传;强化法制保护,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环节上来。
白剑辉(无党派界,夏港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
多举措加强环境治理
建议政府通过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从严审批新建项目、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区内的环境治理。对兴丰垃圾场等此类区没有权力执法的企业,希望区里能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叶奕滨(青联界,广东奕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加强宣传,打破工业区的认识误区
希望新黄埔既能在高新科技产业上继续拓进,又能在交通和教育医疗上不断提升,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此工作、定居。区内的宣传可更多从企业着手,体现新黄埔区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传统工业区的认识。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