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础和重要的保障。食品安全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建设,融合促进,才能够建成一个良性发展、安全有靠的稳定环境。如何才能保障食品安全?政协委员提出,要发挥多方力量,强化责任意识,打造平安有序市场环境,共创食品安全城市。
政府:理顺部门职能,强化监管队伍
罗建国委员指出,新黄埔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首先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主体作用,配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2014 年,原黄埔区、萝岗区分别重新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管局,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一步理顺,由以前多部门的“分段监管”变成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统一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基本明晰。“但是在区划调整中,原两区区域分别按照经济功能区和行政区分别设置了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原两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去向又各不相同,” 为此,罗建国提出,新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在区域管辖、职责划分等问题亟待解决。
“经过整合后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但存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罗建国建议,在当前监管任务重、人民群众期望高的情况下,一方面政府应鼓励支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职再教育,采用业余专业知识学习、集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监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尽快补充新鲜血液,保障监管队伍的长远发展,增强发展活力。
据了解,机构改革后,全区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外,农业、城管、检验检疫以及街道都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职能,部门各有分工,但工作相互牵连,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如违章乱搭建从事餐饮服务、小作坊食品加工等,需相关部门从经营场所合法性、使用用途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出现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后,单纯由食药监部门去查处取缔的难度很大。为此,罗建国提出,要进一步整合各部门的监管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持续壮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工作队伍,增强他们的履职信心,依法大胆开展监管工作。
企业:提升职业技能,落实社会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维护食品安全,必须要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作用,以责任意识促进食品安全。
罗建国指出,目前全区食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类生产经营者的发展水平不一,既有大规模的生产企业、超级市场、连锁餐饮企业,也有数量庞大的家庭式小作坊、分布各个角落的小商店、小餐饮;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三是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有待提高。
“要破解这些问题,改善我区食品消费环境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和社会责任的教育,形成常态化机制。”罗建国建议,一是落实从业准入培训,由疾控部门及卫生机构在核发健康证明时严格把关,保障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到位;二是由监管部门编写食品从业人员工作手册,让辖区从业人员人人通读,监管部门负责定期组织集中培训或结合巡查监管现场培训,做到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到位;三是借助媒体的力量,电视设置食品安全专题节目,报刊设置食品安全专栏,经营场所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等,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从业人员了解食品安全的最新动态和知识,做到社会宣传到位;四是实行从业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生产经营者出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理清从业人员的责任,企业应将此项内容纳入管理制度,做到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责任到位。
“通过‘四个到位’,常态化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教育,让他们充分明白和领悟食品安全责任的内容,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协会:架起沟通桥梁,引导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是一种介于政府、企业之间,为其会员提供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等服务的自发性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传帮带作用,能有效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平安有序的市场环境。
“黄埔区酒类行业协会自 2009年成立以来,努力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促进我区酒类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罗建国举例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可借鉴,可结合辖区行业和专业的特点,适当引导建立餐饮业、烘焙业、饮料生产业、食品电商发展业等多种专业性行业协会。一方面可让企业抱团发展,相互取暖,壮大实力,赢得市场;另一方也可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起到行业自律的作用,提升信誉,吸引客户。
群众:提升鉴别能力,监督食品安全
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中,市民群众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新黄埔区有常住人口 88 万人,分布在 484.17 平方公里土地上,是食品消费的主力军,其对辖区的食品安全情况有亲身体验和深入的了解,在食品安全体系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罗建国提出,政府、企业应畅通渠道,搭建政民、企民互动的桥梁,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让全民参与到食品安全新环境的建设中来,做到“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
一是政府部门优化服务,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掌握食品优劣的基本鉴别能力,采用食品安全进社区等活动形式,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二是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经营示范店的建设和企业 ABC 分类管理,引导市民到管理比较规范的食品店消费,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管理、服务赢得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三是可在政府网站开设“食品安全专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公布辖区政府、企业的食品安全动态,接受市民的“灌水”、“拍砖”与“吐槽”,畅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同时鼓励市民举报违法行为,落实举报人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
学校:配建学生食堂,确保用餐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容忽视。丘秉春委员建议,为全区学校配建学生食堂,以确保中小学生用餐安全。
丘秉春指出,建设学生食堂,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科学饮食,减少不卫生、不安全和垃圾食品的伤害,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能够解决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午餐疲于奔波的难题,消除后顾之忧,有利于家长们安心工作。此外,还能压减学校周边无牌无证的熟食摊档和无证经营的午间学生托管市场的生存空间,避免发生由此可能带来的交通、食品和伤害等事件,优化社会环境。
(文中观点来自政协委员罗建国、丘秉春)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