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17期 > 创客资讯
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媒体大佬都透露了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2016-08-29
0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职责与使命——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各路媒体大佬纷纷在论坛上对一年来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盘点总结。
    22日,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透露,广东省正在积极推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组建,以财经市场为突破方向,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核心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并将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集 " 媒体、数据、交易 " 三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专业财经全媒体和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商。
    除此之外,各大报业集团的掌舵者也透露了许多报业发展新思路和新动向。以下为部分内容节选:

    1.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媒体融合不是赶时髦,不能拉郎配

    媒体融合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融合发展不是一家媒体或者几家媒体的事,也不仅仅是媒体行业的事,要从理念、技术和机制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增强话语权。
 
    媒体融合不能拉郎配。融合发展既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也要尊重新技术发展规律、新业态演进规律,既不能简单混合,也不能机械结合,更不能生硬捏合。
 
    媒体融合不可急就章。媒体融合既是技术革新,也是观念更新,更是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我们既要有慢不得、等不得的紧迫感,也不能盲目赶时间、抢进度。要有战略谋划、整体设计、阶段方案;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及时纠偏;要有目标意识、效果意识、长远意识。不能为融合而融合,不能拍脑袋上马,不能重投入、轻产出。


    2.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没有好的内容产品,媒体融合就是本末倒置

    新闻产品是检验媒体融合的重要标准。牢牢坚持“内容为王”,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主流媒体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没有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新性内容产品,媒体融合就是本末倒置。
 
    传统媒体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单一、单向、单纯的采、编、发流程。随着传播渠道多样化、用户需求个性化,这种生产发布模式亟须改变。应以构建“全媒平台”为抓手,探索新型新闻生产发布模式。


    3.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平台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打造

    媒体融合要创造内容生成和分发的新形态,这个新形态的新特征有三个关健词:就是聚合、互动、融媒传播。聚合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美国最成功的新闻媒体,它的拿手戏就是聚合。互动就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精准与推送,个性化服务。现在我们大众日报的手机客户端,新闻大众基本上就做到了这一点。融媒传播是主动设置议题,多媒体参与,多渠道传播,多点落地,形成影响力最大化。
 
    第一是控题,新媒体和报纸都要控制在自己手里,或者是平台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打造。传媒人创造的成果才归谁所有,包括微博微信创造影响力,也要努力让他向自己的报纸和自己的平台回流。
 
    第二是应该创造能够带来效益的影响力,什么人能够带来效益的影响力呢?我想是三个有效,就是在有效的影响区域,有效的影响人群中形成有效的影响集中度,这是影响力营造的一般规律。
 
    第三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念好主业资源、资本的三位真经,依靠主业的影响,获取资源,进行资本化,然后再反哺主业,良性循环。


    4.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新媒体矩阵

    与中央要求和兄弟媒体的发展实践相比,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还处在“相加”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切实实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相融”目标,光明日报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借鉴兄弟媒体的先进经验,从四个方面着力推动深度融合。
 
    首先,加强议题设置,通过聚焦思想理论文化热点促进内容生产的深度融合。
 
    其次,整合媒体资源,通过做大做强新媒体矩阵促进传播渠道的深度融合。
 
    第三,坚持开办新媒体,通过充分借用外脑促进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我们将打造网络文艺创作平台,组建思想理论专家库,建设思想理论数据库,通过联系和团结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立场坚定的文艺理论家、造诣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宣传他们的作品和成果,展示他们的风采和精神,让他们成为光明日报社新媒体矩阵的强大外脑”。
 
    第四,改革体制机制,通过拆除壁垒、再造流程促进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光明日报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对传统体制机制的改革,再造内容生产流程,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完善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调动所有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
 

    5.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蒋祖烜:不能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搞成“两张皮”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舞台还在,观众跑了。发展新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可以推动我们走向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实践中,我们把媒体融合作为我们的“发展观”,高位推动,全力以赴。过去湖南日报的发行量是34万份。我们建设了新湖南客户端,一年时间,下载量突破1200万。新湖南客户端上开辟了“读报”板块,每天刊载湖南日报全真电子版。很多用户反映,通过“新湖南”第一次读到了湖南日报,也了解了湖南日报,喜欢上了湖南日报。湖南日报的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不仅得到了延续,还得到了提升。
 
    内容原创上的天然优势,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今天,自媒体带来的新鲜感和冲击感已过,不少人从爱鸡汤转变到了反鸡汤,从传谣言站到了辟谣的队列。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厌烦冗余的信息,渴望高质量的资讯。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重新进入受众视野。实践中,湖南日报一方面没有“葛优躺”,坚持高质量原创,做负责任的政经大报;一方面没有抱残守缺,不靠报纸一条腿走路,而是通过新媒体多平台多渠道发声,释放融合的“洪荒之力”。目前,我们已有10家PC端网站,100个移动端新媒体,让这张传统报纸的优质内容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事实证明,在传统媒体上有人看的好内容,在新媒体上一样能获得较高的点击量。


    6.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坤:“线下社团化+线上社群化”构建文化产业生态链

    线上聚合渠道资源和社团资源,逐渐形成线上社区并与中青报全媒体融合,是中青报媒体融合的特色之一。
 
    对量子卫星发射成功、里约奥运会等重大事件都实现了24小时全媒体融合报道:“一个记者在前线拿料+N个后方设计、技术、编辑支持”,前后方精心配合,两微、版面、网站、移动端全面开花。以中青报官方微博、微信和冰点暖闻App为龙头,形成了移动端传播矩阵,直接用户近千万。同时,探索尝试线上资源变现、移动商业交易、产业资本融合等全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线上聚合渠道资源和社团资源,逐渐形成线上社区,与中青报全媒体融合,并进一步地线上线下融合,初步构建文化产业生态链,探索信息舆情技术、专业化、智库化,高附加值延伸发展。其中中青报控股的中青华云新媒体公司正在服务上级和相关部门的基础上,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


    7.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顾涧清:融合不仅是媒体间的融合,要融进各行各业

    围绕议题的设置,我想怎么理解好融合发展的背景和媒体职责新内涵。背景是互联网思维要往前跑,这就是背景。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发明,但是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发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蒸汽机的发明,一个是互联网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活动和商业逻辑。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好网络背景和融合的概念再认识。
 
    背景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融合的概念不仅仅是媒体之间的融合。我觉得还要跟整个社会的融合,这是我想谈的一个观点,融合概念要再认识。认识是媒体要融进各行各业,这是一个想法。
 
    新内涵的“新”在哪里?从地方媒体的角度,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首家报业集团。在今年两会上怎么理解好这48个字。我的理解是我们要担责创新。担什么责呢?担“文以贯道、成风化人”之责。贯道是贯正确的舆论导向,成风之弘扬正气。什么“新”呢?随时而变之新。

来源:蓝鲸传媒
创客秀整理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