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形成山水生态宜居格局
规划先行。坚持低冲击开发理念,编制《知识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融合新加坡先进规划建设元素,充分发掘知识城特有山水资源优势,力争在2017年前建成一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性项目。
同步建设。作为解决九龙地区旱季易干、雨季易涝问题的雨洪调蓄工程,凤凰湖已于2014年底完工,九龙湖预计2017年底基本成形,积极推进与上下游联通的30公里的河道建设。在水利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生态景观工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强调建设自然生态堤岸、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降低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海绵城市功能设计并推进实施。同时,引入水优化设计元素,畅通周边水系动脉及毛细血管,实现景观用水自给自足。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基地、中国联通创新孵化基地、招商天骄商住等项目已完成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确保知识城海绵城市全覆盖。
严格建设和验收标准。率先探索在项目验收中增加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作为验收核实的重要标准,严格对市政项目设置了初雨调蓄池、生态边沟及透水铺装,建筑物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人行道渗透铺装应不低于70%等措施标准,保障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着眼未来,高起点谋划。根据“一个中心全控制,一条轴线贯南北,两大分区各延伸”的综合管廊布局方案,规划建设15.8公里的综合管廊及约19公里的电力隧道。
加快建设,与道路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今年以来,财政投资4.2亿元,完成综合管廊施工6.7公里,完成电力隧道施工5.5公里。南起步区KS1、KS2号路综合管廊工程已基本建成,计划年底前调试完成并移交使用;北起步区的KN1-2号路综合管廊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约80%,计划今年底前完工。同时,加快推进长度为8.2公里的综合管廊二期(KM1号路综合管廊、九龙湖大道综合管廊)工程前期工作,计划明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科学运营,试点推进。参照国内外相关项目管理运营先进经验,计划通过招标方式,聘请国内知名的运营管理企业对知识城综合管廊进行优质的管理运营服务,完善和创新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模式,确保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和运营顺利衔接。
创建智慧城市试点,创新园区治理
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知识城在成功申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后,与住建部、省住建厅签订了《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委托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编制了知识城智慧城市规划发展纲要,并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制定了明确的建设计划。目前,知识城创建智慧城市试点15个系统项目建设任务中,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政务系统3个项目已基本建成,其他12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部分项目子项目已完成),计划明年陆续建成,实现智慧新区的统一建设和综合管理,建设智能电网,打造智慧社区,注重城乡统筹和历史文化保护。
创新园区治理科技手段,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对知识城重点交通道路的路面及市政设施、大型建筑工地、地铁工地等范围的综合环境情况进行全天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严厉查处违法出土工地和运输车辆,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同时,加快建设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在知识城重要的公共区域架设无线热点,逐步推进知识城无线WiFi全覆盖。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强化公共服务
南起步区路段已完成燃气管网铺设;建成九龙水质净化二厂,计划近期通水运行,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九龙水质净化一厂扩建工程和九龙水质净化三厂;220KV知识城变电站(7#站)完成主体施工及设备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南、北起步区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前期工作加紧推进。万科广州二中小学主体已完工,计划今年秋季招生;南安置区小学正在主体施工,计划2017年完工移交;审协中心和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等项目计划2017年完工;启动知识城大厦、邻里中心、公交站场、公共绿地等公共配套项目设计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为知识城作为广州东部枢纽型网络城市重要平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
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城市。充分利用近60平方公里的帽峰山、福和山矗立东西两侧,约7.5平方公里的水面分散如珍珠般镶嵌城中,超30公里的河道贯穿东西南北的生态优势,规划了“两山、两湖、三河”的生态架构,准备建设100公里的环山步道和两条东西向绿道将山体串联,同步结合步道建设森林公园。
高起点、高标准推广绿色建筑。相继出台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知识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结合绿色建筑新国标以及新加坡纬一科技园、天津生态城等先进经验,率先提出新建房屋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建设项目绿色建筑一星级达标率100%,二星及以上高星级达标率50%以上,全面提高知识城绿色建筑的等级水平。“绿建园”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同时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广东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广州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协作广东中心项目获得国家绿色二星标识;天韵居住区项目获得美国绿色建筑评价LEED白金奖。
融入传统元素,建设岭南建筑。在《关于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推行岭南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岭南建筑设计指引》的基础上,充分汲取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制订并实施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项目设计指引》,将岭南建筑特色与绿色建筑要求相融合,充分考虑风雨连廊、低矮侧石、装饰井盖等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保证建筑的整体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