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大数据代表了信息化发展应用的最前沿。日前,广东省启动第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重点培育对象的推荐工作。
作为广州市大数据产业园的核心区,广州开发区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谋划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申报工作。7月18日上午,我区召开申报省级第一批大数据产业园工作会议,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管委会秘书长陈建荣主持会议并讲话。开发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21家区重点企业参加会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次申报的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也是全省第一次以园区的管理单位去申报的大数据专项工作。整个广州市只有1个推荐名额,各区竞争激烈,成功申报对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会议认为,广州开发区基本形成了大数据基础设施及大数据技术企业“打基础、做整合”,传统企业抢滩布局“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局面。首批7个大数据产业园区拥有上规模的承载能力,具备丰富的园区运营经验和超前的服务意识等产业发展要素,结合开发区30多年积累的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经验,都将成为我区建设广东省乃至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的有力支撑和强大推动力。
“搞大数据产业,要有政策,有钱,有人,有机制,一个都不能少,大数据产业才有出路,才能做活做大。”陈建荣在会上指出,大数据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从产业发展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开发区要依托区内众多企业、数据资源池等优势,按期完成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申报工作,尽早启动区大数据产业园的管理机制建设,加快研究全区大数据产业规划等顶层设计,争取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层面聚焦重点行业积极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短期内成规模、成示范、出效益。
陈建荣表示,开发区强调“联合招商”体制,大数据将会是下一轮招商的重点领域之一,接下来,由招商局、大数据管理局牵头编制大数据产业园区招商工作方案,实现大数据招商“一盘棋”。“我们现在谋划的是一盘‘大棋’,不仅涉及到政府各个部门、还涉及到园区、企业等诸多主体,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规划层面,还要更好地落地,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的职责分工,有效的考核监督。”
首期七大园区错位发展
广州开发区在全市率先提出“1+N”大数据产业园空间布局,即在广州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框架下,将重点培育N个大数据专业化园区。目前首批重点大数据产业园区7个,包括:凯得大数据产业园、香雪大数据产业园、绿地大数据产业园、纳金大数据产业园、金域大数据产业园、知识城大数据产业园、腾飞大数据产业园,分布于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其中,既有国企主导,也有民间资本运作以及新加坡企业参与。
上述7个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格局。
知识城产业园:定位为高端大数据产业集聚地。
腾飞产业园:搭建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平台。
凯得产业园:面向全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数据传输和存储),搭建全区性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初步建成区大数据成果展示中心。
纳金产业园:打造面向广州开发区乃至广州市的大数据创新孵化基地,探索大数据产业园全流程招商管理服务机制。
绿地产业园:打造广州开发区大数据技术研发基地,形成大数据软件开发中心及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基地。
香雪产业园: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咨询、研究、教育、培训集群,形成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基地,探索大数据对外交流合作机制。
金域产业园:依托金域等生物制药公司,建立基数庞大的数据平台,积累覆盖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医疗样本数据,为深挖医疗检验检测大数据应用提供平台。
目前,纳入第一批大数据产业园的企业共有21家,均为区内智能装备、制造业、智慧城市、信息产业等行业中有规模的重点企业。其中,20亿级以上企业6家,亿级以上企业11家(不含20亿级以上),千万级企业4家;上市公司10家,共拥有专利数量5146个,著作权896个,获得省市财政补贴项目152个,涉及补贴金额近10亿元。
开发区发展大数据优势大
在大数据领域,广州开发区已具备了相当的先发优势:2015年,成立广州市首个大数据管理局,并已建成广州科天智慧云公司、广东电信IDC云计算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率先与广州市超算中心完成互联互通;广州开发区已形成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态势,成为知识产权创造核心区;具有国际化的资源链接,知识城作为中新合作区域,更有利于广州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
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方案提出,依托区内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三大战略载体,坚持“一园多区、示范引领、升级发展”的发展理念,平行建设“1+N”大数据专业化园区,实现全区大数据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广州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
在建设内容上,将主要开展“培育N个园区、落实五项工程、搭建三个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培育大数据专业化园区,围绕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集聚,重点落实从大数据基础设施完善、数据资源库建设、公共平台搭建、数据应用创新以及交流展示界面搭建等“五大重点工程”,探索大数据标准规范及安全保障、大数据产业发展评估以及大数据园区管理及监管评估“三大辅助体系”,推动广州开发区大数据产业统筹协同发展,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
在发展路径上,力争5年实现“一年强基础、三年出成绩、五年成体系”,努力将广州开发区大数据园打造成“三大高地”,即“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新高地”、“具有国际影响的大数据创新孵化及应用示范新高地”和“大数据智慧生态的产城融合新高地”。
大数据产业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技术产业,建设大数据产业园不仅可以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及未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还能有效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现有产业结构升级。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2015年电子信息业产值逾1800亿元,信息服务业产值逾540亿元,电子商务产值逾350亿元。区内聚集了电子信息、平板显示、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千余家。这些产业不仅仅是大数据的需求者,也是大数据的供给方,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大数据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协同。
据悉,我区依托广电运通、安居宝、广宽等区内大数据龙头企业,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完善、行业特色应用等不同领域先行先试,在区内形成了良好的集聚示范作用。广电运通“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创新开发与应用”,安居宝“城市云停车联网系统项目建设与推广”两个项目入围广东首批“互联网+”试点项目,安居宝打造的“城市云停车联网系统建设项目”同时入选广东省经信委2015年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
广东省启动的第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重点培育对象,要求园区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度较高,行业带动能力与提升作用较强,区域资源集中,是当地政府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的重点规划项目,发展基础条件良好;而孵化园则要求具有开放、交流、共享特征以及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能支撑并推进大数据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在培育大数据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入选第一批省级重点培育对象的两类园区,除将获得省大数据管理局以及入选园区所在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宣传推广、信息推送、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等服务外,对发展良好、创新成果突出的园区,省大数据管理局还将重点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或其他相关项目。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开发区企业会员交流Q群:167010046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