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0期 > 协会信息
不可小视“小事”
发布时间:2008-08-15
0

  近年来,我区站在新的高点,每年投资数十亿元,用于开发建设和民心工程,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7年出台了11项惠民政策的基础上,2008年又出台了13条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新措施。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改善和发展,从失地农民的创业、就业、社保的优惠政策到提高低保户、残疾人救助标准等,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亲民、惠民、助民、为民的工作理念和加快改善民生现状的力度。

  然而,我区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总会听到一些投诉。如洋田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今年4月被媒体“曝光”了。该工程投资不到200万,比起全区民心工程几十个亿的投资来说,可谓“芝麻”和“西瓜”,但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被媒体戴上了“民心工程‘豆腐渣’”的“大帽子”;又如教育强区投资十多亿,但一些中小学的改扩建工程,仍推进迟缓,使部分学生在临时校舍里学习生活。

  众所周知,大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组成;大的发展,是靠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大”包括着无数个“小”,而每一个“小”则体现着“大”。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可以抓大放小,在具体工作中,“小”是放不了的。然而,我们一些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大”,不在乎“小”,在方式方法上愿意抓“大”,不乐意抓“小”。因而造成了因小失大,或者被小题大做了。

  其实,“小事”见真情。这个真情,就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真诚感情和对事业的忠诚。每天,我们会处理很多的工作,面对很多的“小事”。然而,对于一家企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一个个的“小事”,或许是他天大的事。如电力紧张,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组织好、分配好、调节好、保障好供电这一具体环节,等于抓住了“牛鼻子”。联系农村的帮扶工作,不少单位往往仅限于过年过节的慰问看望,其实老百姓更希望办点实事。如审计局党支部在帮扶九龙镇凤尾村时,了解到部分村民的自来水管损坏,了解到黄枝窿水库坝体出现渗水,他们分别协调沟通区供水中心和农林水利局及时安排和修缮,使问题得到解决。

  “小事”也见作风。我们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手头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我们提倡日清月清,就是今天的事不拖到明天,自己的事不推给别人。应该说,处理“小事”并不难,也许一个电话,一个批件,一次协调,就办成了。可我们有的同志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结果一个个“小事”堆积起来,就成了大问题,甚至成了历史遗留问题。不论大事小事,早办晚办都要办,早办就主动,晚办则被动,晚办的事甚至是办完了还“不讨好”,何苦呢。

  “小事”更见能力。世上无难事,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然而,能力是前提。每个机关工作人员对业务熟悉的程度、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的能力,要靠处理一件件小事,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实践,来积累,来提高。人们常把计划生育工作称为天下第一难事,2006年我区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市唯一的三类单位。面对农村地区基础差、难度大、力量弱等困难,我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打攻坚战的勇气,发动“五街一镇”上上下下的各种力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仅用一年的时间,破格“退三进二”,今年又要完成“退二进一”的艰巨任务。天下第一难的工作都有能力做好,其他的各种“小事”没理由做不好。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不可小视。我们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入手,办一件,成一件,像样一件,在不断办“小事”的过程中,成就我们的大事业。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