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402期 > 创客资讯
日本人是个例外?直到50岁才想起来创业!
发布时间:2016-05-03
0

    中国人一直有一个情结,工业革命以后的两三百年,西方有这么多的科技创新,但中国却完全落后了。其实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至少一千年前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比如当时的赵宋王朝非常富有,最繁华的城市也在中国。为什么西方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落后了?这与创新、创业和人口等因素有关。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讲的话,创新的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在减慢?
    创新的速度是在加快的,不是爆发式的加快,而是在稳步加快。虽然说每一个创新都是意外,但总的来讲,创新的投入越多,它的速度也就越快,产出也就越多。
    同时,创新又是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往往是你在组合了几个不同的学科才能得到的意外发现,对跨界的要求反而是越来越高了。
    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说,创新是越来越难了。

    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但实际上创新似乎是跟教育没有太大关系,无论是教得再好或者教得不好,对于孩子未来是否能成为一个企业家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创新的课没法教。


那么政府在主导创新的过程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们现在在搞供给侧改革,意思好像是要鼓励创新,提高效率。但政府能改什么呢?除了喊口号号召万众创新以外,也很难做别的事情。创新是一个意外,没有办法预测,如果政府偏向某个行业,认为这个行业是未来的方向,去花钱扶持这个行业,很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以前中国政府就花了很多钱去扶持新能源领域,也亏了很多钱。实际上,政府只能让创新者或创业者在市场上拼搏,最后让市场来决定谁是胜出者。


创新不能光靠政府,那么创新能靠创业者去推动吗?
    创新跟创业是什么样的关系?创业会更好地培育一些颠覆性的创新。其实如果只是有比较有明确方向的渐进性的改进,大的企业都可以做得不错,但是对于一些颠覆性的创新来说却往往由新的企业来做,比如很多新起的小而美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总而言之,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大企业往往在其业务范围中已经是做得很大了,它自己肯定没有动力去颠覆自己的行业模式,而且大企业的官僚机构,人才制度等等都不利于这些颠覆性创新。
    创业对于创新很重要,为什么要创业?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大家可以稍微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叫创业?
    有一个定义是,你自己注册了公司叫创业,但现在其实有的东西不需要注册公司,例如专车司机算不算创业?淘宝店算不算?Papi酱也算不算?创业的定义是什么?从现在来看还不是很明确,创业这个词大家都在用,很难给出一个经济学层面的严格定义。

    因此,能获得高比例回报的必然是一些不确定的事情,通过你的冒险,通过你的创造力获得较大收益,这样的话就可以取得比较高的回报比例。到底多少比例算多呢?1%、2%可能不算,80%肯定算,10%、20%应该算,至少这个比例可以说是创业。
    再来聊一聊人口与创新、创业有什么关系?
    人口与创新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个是规模效应,一个是集聚效应,还有年龄结构的效应
    现在来讲讲规模效应。人口越多越有利于创新的培养,这个就是规模效应。人口市场规模越大的话,对创新是越有利的。中国高铁确实拥有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的发展环境,因为它具有世界上最多最大的市场。所以中国高铁的创新,虽然是政府主导的,但是也做得不错。
    未来大国的优势越来越大,规模效应越来越强,因此,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常大的优势。

    第二个效应就是集聚效应。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世界上的房价出现了两极分化,越是中心城市的房价涨得越快,越是小城市房地产市场越萎靡,这个现象在中国也是很明显的,一线城市涨得很厉害,三四线城市就不行。这是为什么?跟现在的创新业态很有关系,现在的城市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的中心,而创新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凸显出来。

    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和创业的关系。日本的创新其实还是不错的,因为很多大公司还在不断研究一些东西,有不少专利。但是确实造不出像iphone这样的颠覆性产品,所以导致最后日本的高科技企业都不是很成功。我认为这是日本经济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说日本经济萎靡是因为金融危机或房地产危机,但金融危机不可能持续时间那么长,现在日本经济出现问题已经差不多25年了,都两个半年代了。
    因此我觉得日本经济肯定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出了问题,是创新创业的问题。日本最好的高科技企业,像索尼、松下、日立、任天堂这些企业都是很早以前就被创办的,最晚也是50年代末。而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大部分是年轻的公司,像谷歌不到二三十年,都很年轻,由年轻的企业家来创办的,而日本过去几十年显然没有这样新的企业冒出来。日本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颠覆性的创新或创业的缺失。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统计表明,创业活力最旺盛的是30岁左右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人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创业。为什么30岁创业?
    一方面创业需要有一定的资历,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行业知识、人脉还有资金。同时创业者的家庭负担也不会很重,因此愿意冒险,同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可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所以30岁是比较好的创业年龄,各个国家都是这样。

    但是有一个例外,日本30岁的人不怎么创业,总体来说日本整个创业的概率都非常低,不少日本人是到了50岁才想起来应该去创业,30岁的人反而很少创业。这是为什么?这跟日本企业过去几十年晋升体系的变化有关。
    在日本如何衡量你是不是有一定的资历、一定的行业知识和人脉?升到经理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志。但是在日本,大部分人升到这个级别时已经40岁了,早已过了最黄金的创业年龄。所以现在日本整体上创业活力很差。

越是年轻的国家,它的创业活力就越旺盛。
    从创新角度来讲的话,80后正好是30岁。十年以后90后进来,因为90后的人口少了很多,社会活力肯定要下一个台阶,而等到 00后进来,60后、70后退出,创业活力就会又下一个台阶。所以未来中国的情况真的很不乐观,可能要比日本还严重,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从90年代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使得生育率出现了非自然的迅速下降,远快于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因此中国必然要像其它国家一样去鼓励生育。不然人口结构问题可能会拖累国力、创新活力和综合经济水平的提升。
    在这里,我要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应该鼓励女生早点完成学业。我发现在小学、中学里面,男生普遍在成绩上没法跟女生竞争,女生学的太好了,应该鼓励女生们跳级。

    有很多人会说,中国人再少也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印度再追赶中国啊,在五年到十年之内就会超过中国。
    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中国在近两三百年的科技创新中没有赶上世界的潮流,远远落后于欧洲,有机会赶超吗?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大家听听无妨。首先,创新需要更大的市场。第二,需要更多的人在一起碰撞。往往什么地方会成为创新的中心?人流跟物流的中心就会成为创新的中心。古代中国也曾辉煌过。
    然而近代中国落后了,在公平的竞争中,就要看谁的城市建的最好,谁的城市规模最大,能把所有有创造力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世界的中心。
    中国其实很有优势,因为中国本身腹地人口多,只要能把城市建好,建立起几个创新中心,就能掌握很大的先机。在中美竞争中,最后谁能占得优势,人口的规模、人口年龄结构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过去两三百年我们落后了,但是两三百年不算什么,我们还有可能为世界做出贡献,就是需要先解决人口问题,有人口才有未来。

(来源:头条号:智能时代)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开发区企业会员交流Q群:167010046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