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区财政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将达到10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安排用于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资金增加了2亿元。”这是记者从3月30日召开的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获悉的。据了解,预计今年开发区、黄埔区用于人才的财政资金将达到3亿元,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资金两项共计投入13亿元。
在此次会议召开前,我区全面梳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政策,新出台了“1+8”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1+9”人才政策体系,涵盖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谋划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速发力。这些政策的全面性和前瞻性,放在全国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市委常委、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陈志英在会上指出,开发区、黄埔区作为全市、全省科技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将进一步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落到实处,在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进程中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担当主力军,努力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引擎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成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会议表彰了区内研发经费投入前20强企业、瞪羚企业20强、企业专利创造20强,以及21名新入选的国家、省和区高层次(领军)人才。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区长李红卫主持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领导,管委会总经济师、巡视员、副巡视员;黄埔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主要负责人。
34项政策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
在“1+8”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中,以纲领性文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的决定》为统领。《决定》从完善创新创造和创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科技与产业、平台、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融合发展,分成10个部分,共计34项具体政策。围绕《决定》,从科技发展资金管理、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创客空间和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大学生创业、瞪羚企业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共出台8个配套政策。
开发区、黄埔区还将不断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深化企业服务内涵、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体系。体现在政策层面,修订后的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涵盖了科技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针对其不同的阶段,从科技项目、研发经费补助、高企培育、投融资、创业载体等方面均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针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着力吸引高端创新要素,从创业载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投融资机构聚集等方面也有相关扶持政策。
全区2020年将实现如下目标:财政投入科技经费达到23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发明专利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上市企业200家。
科技领军人才落户最高可获4580万元扶持
记者了解到,刚刚修订发布的《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人才“558”发展纲要》及9个配套政策,形成“1+9”的人才政策体系,系统谋划未来我区五年人才发展的战略布局。
此次修订后的人才政策扩大激励范围,加大激励力度。每年安排用于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财政资金增加了2亿元,而这个数字去年是1亿元。比如,完善企业高管奖励措施,加强对高端产业的聚集能力。特别是此次修订政策还创新了政策扶持方式,采取了“直接资助+风险投资”、“政府引导+财政补贴+银行贷款”、“上级项目资金+区级配套”等组合式资助方式,给予领军人才最高4580万元的政策扶持;在全省率先开展博士后国际培养资助,帮助区内企业引进国际优秀人才。
未来,我区将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加快形成人才链,争取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队”人才200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和广州市“羊城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等地方队人才200名,打造华南地区人才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地区。
(来源:创业导报)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开发区企业会员交流Q群:167010046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