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38期 > 企业咨询
我们企业现在正考虑产业转移的问题,请问专家,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条件?
发布时间:2008-08-01
0

  问:我们企业现在正考虑产业转移的问题,请问专家,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条件?

  答: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应性应包括这样的条件。那就是: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

  (2)发达国家新产业所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和剩余的夕阳产业所创造的剩余市场需求之和必须大于“原来产业”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否则产业梯度转移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进行。用公式表示就是:

  D1+D2>D3 (D1表示新产业的市场需求,D2表示夕阳产业的市场需求,D3表示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

  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如果D3足够大,如纺织业这样的产业就是这样,当D1一定时,D2也较大。如果此时将产业全部转移,也就是D2=0,那么就会出现等式左边<等式右边,这样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会缩小,他们就会阻挡产业的转移;

  (3)在混合经济的今天,夕阳产业的转移必须考虑政府的因素;

  (4)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如果这四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不会或不能转移出去。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 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推进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该理论忽视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这样做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

答疑专家 财富中文版管理答疑总编辑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