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为创新资源集聚创造条件
陈志英说,市委提出一系列发展的重大战略思路和措施,如建设“一江两岸三带”、“三中心一体系”,建设国际航运、航空和创新三大枢纽等,既体现了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完善城市功能、落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具体措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在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集聚了很多创新型企业,并呈现出人才集聚的趋势。如何进一步给这些创新资源的集聚创造条件,我们下一步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工作。
陈志英指出,今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对很多企业来讲,如果能顺利度过这一年,就是胜利者和成功者。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要淘汰一批企业,但也为一些企业提供机遇。这对政府是一个挑战,对企业更是一个挑战。企业要树立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政府要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全面推进和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城区面貌,优化投资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还要采取更大力度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国际化水平。
5年后全区将有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李红卫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创新枢纽这一块,要发挥引擎作用,不仅在总量上做贡献,更重要的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着重价值创新和科技创新。
一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创新的示范区,要发展一批高水平研发创新机构,重点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组建国家级的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成为创新的引领源。
二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性企业,5年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要有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万家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水平的发展,成为真正创新的主力。
三是要重视人才引进,不仅要有良好的硬环境,如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等,也要有办事公开公平的软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在区内聚集。
四是支撑创新发展还要有包括VC、PE、风险资本等金融支持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大创新投入,做大做强广州制造业
陈小华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云集的区域,实体经济同样面临下行压力,钢铁、石化、快速消费品等行业下行压力很大。其中原因,有两点应引起重视:一是创新投入的动力不足,二是对新业态的反应迟缓。
陈小华提出建议:一是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大力发展智能产业。广州下一个十年,是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制造相融合的十年,我们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推进制造方式的互联网化,并且带动制造业创新销售和服务模式。
二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制造业的提质升级。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只要在自身领域上坚持技术创新,处于制高点,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投入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企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是积极引进培育创新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在引进创新人才方面,广州市还有很大的空间。广州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人才引进交流会,北京、深圳等地的企业很活跃,广州企业的参与度不高。我们的企业在创新人才的培育、激励方面,在留住人才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广州开发区部分科技企业之所以能在当前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保持销售额和利润的双增长,关键就是花大力气留住了人才。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三路3号政务服务中心102室
电话:企业服务中心 卢伟亮 13570224918
800-630-0616(固话拨打) /(8620) 82118651/ 传真:(8620) 82181281
邮箱:vipservice@honya.cn
网址:http://vip.honya.cn
开发区企业会员交流Q群:167010046
微信公众号:牛哇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