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区域比较优势的“显示器”,总部经济一直是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首选。截至今年7月,我区共有16家企业向区经发局提交材料,申请广州市政府部门认定为区域性或行业性总部。一旦获批,加上此前已经市政府认定的37家,我区总部企业数将一举突破50家。
贴心服务,企业积极申请总部认定
2010年,广州市政府出台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相关政策文件,正式开始总部企业的认定工作。到2014年底,我区共有约40家企业提出申请,37家企业通过了认定。2015年,16家企业提出申请,申请数创历年新高。
据了解,市政府开展总部认定,旨在鼓励企业立足广州做大做强,将企业价值链高端和战略优势资源布局广州,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区充分发挥区内优质企业多、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速度快等特有优势,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与广度,贴身做好目标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为目标企业准确解读政策条款,在严格审查把关的基础上,企业申报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三大利好,促“总部企业”金字招牌获青睐
据了解,我区企业重视申请认定总部企业工作,源于以下三大利好。
总部企业认定有利于公司渡过难关,拓展新的市场。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公司营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企业立足于我区进行业务整合和专业化深耕,是平衡发展的要求,更能给客户信心,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对我区营商环境尤其是区位优势有信心。随着我区加快向东部山水新城核心区方向发展,发达中心城市所具有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及生活配套等资源,也逐步向开发区聚集。
总部企业意味着拥有一张享受高效服务的“金卡”。据了解,管委会相关领导和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多次就此开展走访或座谈,与总部企业负责人都进行过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尤其是专业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总部企业具四种效应,给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税收贡献效应。我区已认定总部企业和提交申请的企业合计53家,2014年纳税约150亿元。此外,53家企业管理人员由于享受公司总部员工待遇,个人收入普遍较丰厚,在个人税收贡献方面整体远高于区内非总部企业。
产业乘数效应。随着我区一批制造业项目引进和认定为总部,知识型服务业向我区加快集聚。目前我区已获得认定的37个总部企业中,1个农业总部,14个制造业总部,其余22个为服务业总部,初步形成了由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组成的完整服务业生态圈。
消费带动效应。萝岗万达广场、奥园广场、敏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在我区加速聚集并陆续投入运营,可满足我区高端人群的潜在消费能力,缓解商业配套不足等问题。
资本放大效应。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能够提升这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地位,提升区域综合地产的升值空间。同时,总部经济加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与再造,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也加快我区的新型城市化与国际化。
信息来源:区经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