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调整期间,创文工作要有大黄埔意识,一条心形成合力,不能分你的我的。”在8月4日下午召开的黄埔区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动员大会上,市委常委、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陈志英强调。
会议由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埔区政府党组书记李红卫主持。他传达了市文明委全会暨创建工作联席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近期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工作进行了部署。
记者从会上了解,据市文明办估计,8月中旬后,中央文明办将来广州进行国检,采取调研方式对广州市创文复牌工作开展检查,先不打招呼、不预设考察点、随机进行暗访,再重点考察、听取汇报和反馈情况。
陈志英指出,优良的城市环境,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客商来我区投资兴业,不仅仅要看政策条件,还要看城市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当前,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城区环境建设,是开发区、黄埔区加快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开发区、黄埔区不仅经济建设、科技创新上要争当排头兵、领军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区划调整期间,创文工作更不能松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像以往不会抽查到黄埔区,其实也恰恰是区划调整期间,最容易出现问题,检查组很有可能就要抓你这个薄弱环节。”陈志英强调指出,当前正是区划调整的关键时期,既是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考验期,“此次复牌验收迎检工作就是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考好、考出最好成绩”。
“这个关键时间点,不仅工作不能断档,更要有大黄埔意识,不能分你是行政区的、我是开发区的,两区要一家人、一条心,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绝不能出现推诿扯皮!”陈志英强调,新黄埔区实施开发区与行政区分设的体制,但我们分设不分家,分工不分家,要把开发区和黄埔区的优势结合起来。“没有任何一种体制是完美的,但是任何一种体制能不能发挥好作用,关键在我们能不能形成合力。”
陈志英强调,创文工作重在实效,关键是要带动城市面貌和市民精神面貌的变化。“群众看的不是一个牌子,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比如,主干道、重点区域,有没有实现重大突破,次干道、物业小区有没有明显改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有没有发生变化。要把创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
会上,黄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雪枝通报前一阶段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和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工作。据介绍,下一阶段我区将重点组织卫生清洁、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绿化美化、河涌治污等文明城市提升行动,大力加强对“两违”、“六乱”、“五类车”、马路主干道、主要大街、城中村卫生状况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整治。针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网格化管理,同时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法律、文体、科技、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据介绍,今年以来,原黄埔和原萝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环境进一步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市民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共有两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一人荣获“广东好人”称号,22人 荣获“广州好人”称号,是全市最多的一个区。依托“中国好人”李桂泉建成的“泉叔阳光工作室”,得到广大市民肯定和媒体广泛报道;《西基村民河边煮粽叶》一文获中央文明办官方微博转发;红山街文船社区、长洲街深井社区、联和街黄陂社区等3个社区被广州市命名为“第十批文明社区示范点”。
黄埔区领导孙湘、陆小荣、冼银崧、黄哲明、陈小华,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相关领导,黄埔区文明委成员单位,广州开发区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信息来源: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