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
跨境电商又称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政策支持
与跨境电商在民间加速发展相呼应,政府层面的鼓励扶持政策亦在不断加码。
4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5月7日国务院发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5月12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不光在税收调节、通关、检验检疫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物流、融资、保险等产业配套服务上亦做出了部署,可谓力度空前。
在这之后,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商务部等职能部门均提出了具体举措。例如海关总署提出365天24小时无休作业,还设下了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的通关时限要求。5月14日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其中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质量追溯体系,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备案管理等内容尤其引人关注。商务部则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提出在两年内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具体到了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常见的平台
常见的跨境电商平台有:Amazon, eBay, Aliexpress, Wish, DHgate等等。其中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帮助中小企业接触终端批发零售商,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销售,拓展利润空间而全力打造的融合订单、支付、物流于一体的外贸在线交易平台。可以想象马云已经从国内转国外,所谓的BAT布的局,普通老百姓想尽早的了解,要费很多功夫。
痛点
1、管理政策缺陷
电子商务交易归属管理问题,因我国尚未出台《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及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法规,对电子商务涉及到的外汇交易归属管理范畴更难以把握。
交易主体市场准入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业务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将商务辐射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使经济金融信息和资金链日益集中在数据平台。一旦交易主体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或出现违规经营、信用危机、系统故障、信息泄露等问题,便会引发客户外汇资金风险
支付机构外汇管理与监管职责问题,首先,支付机构在跨境外汇收支管理中承担了部份外汇政策执行及管理职责,其与外汇指定银行类似,既是外汇管理政策的执行者与监督者;其次,支付机构主要为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提供货币资金支付清算服务,属于支付清算组织的一种,又不同于金融机构。
2、海关贸易壁垒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壁垒——海关通过。
3、跨境电商交易信用问题凸显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参与者信用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桎梏。
本文由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ID:sxweiyuansu)授权互联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