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许多新兴市场企业开始在全球舞台上一展身手之时,发达经济体却因美国次贷危机和信贷紧缩遭受打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国际管理教授马洛•吉兰(Mauro Guillen)就此回答了读者的问题。以下是经过编辑的摘录:
亚洲新兴经济体在与困境之中的西方市场脱钩方面做得有多成功?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能否拯救它们?
索哈比•那埃姆(Sohaib Naim),卡拉奇,巴基斯坦
马洛•吉兰:正如你所指出的那样,新兴经济体已经形成了规模更大的国内市场,不仅仅是消费品市场,还有设备和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如果消费者信心和商业信心没有消散,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有望保持上行趋势。
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也在上升,因此对(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起到了缓冲作用。
尽管目前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但与10年前相比已有所降低。例如,中国对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其它三国的出口额自去年来已增逾50%。
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太可能因为西方经济低迷而下跌。这是由于来自中国、印度和拉美经济体的需求激增。
不过还是要关注通胀情况。这有可能破坏良好的基本面。
马洛•吉兰:我承认,美国人在那些他们根本不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品上花费过多。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通过借贷,沉迷于这种目光短浅的消费行为。美元贬值主要是对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及储蓄率较低的反映。
亚洲出口企业会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但必须谨记的是,随着它们国内消费市场的成长,它们彼此之间的贸易会逐渐上升。
话虽如此,欧美经济长期、严重的低迷会对它们造成损害,但不会像以往——比如5年或10年前——那么严重。
经济放缓对第三世界国家将有什么真正的影响?
吉米(Jimmy),纽约
马洛•吉兰:我并不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正受到欧美经济放缓的影响。只要新兴经济体继续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就会保持强劲。
我认为问题在于另一个领域,即食品价格。迅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需求的上升,以及错误的生物燃料政策,导致小麦、玉米和牛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了4倍。正在给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的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正是这个问题,而不是经济放缓。
你是否认为,与其它因素相比,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和强制公司对亏损进行减记处理的其它此类会计程序,对目前的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
尼泰什•班塞尔(Nitesh Bansal),印度
马洛•吉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因为造成了许多问题受到指摘(这在情理之中),其中包括使美国金融市场和整个美国企业界丧失了全球竞争力。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减记资产价值损失是一种合理且十分可取的会计做法,时间上也早于近年来监管方面的改革。
我们目前经历的这场危机,本质上是一场信心减退的危机。如果企业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上以不久前的膨胀价值持有资产,投资者信心会大幅下滑。那样的话,我担心股市成交量会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影响全球经济的流动性问题。
如果银行赔了钱,在交易中肯定有人赚了钱,那么经济中的财富总体上并未受到破坏。这怎么会造成总体经济的放缓呢?
马洛•吉兰(Mauro Guille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国际管理教授
摘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