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夏港街召开2014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部署201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区委常委、夏港街党工委书记李雪枝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介绍,过去一年,夏港街重点实施内街内巷升级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西区更新改造项目,街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目前,西区工业小区破损道路及人行道改造、锦绣路改造、夏园西路改造项目已正式立项并完成前期设计;西出口建设稳步推进,开发大道与志诚大道立交工程主桥通车,志诚大道跨铁路立交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38.61%。同时,通过实施社区微改造,不断完善青年休闲公园、丽江社区文体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优化企业服务,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老西区”的活力。
会议同时指出,作为典型的工业园区,夏港街仍然面临重重危机。比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工业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创新活力不足,且受累于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由于土地开发完毕、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政策优势弱化等原因,招商引资压力很大。
此外,西区很多标准厂房陈旧老化,破损严重,安全隐患严重;街道停车、商场、体育健身、教育等公共配套资源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几个商住项目的开发完工,入住居民不断增多,学位资源供需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区划调整后,如何利用发掘资源,推动街道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探索。
会议提出,新黄埔区的成立为西区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老黄埔区发展时间早,城市配套功能相对完善,西区与老黄埔区毗邻,两区合并后,西区与辖区其他地块物理隔离的“孤岛现状”将被打破,且老黄埔区的城市服务功能可以向西延伸,一定程度上缓解辖区居民医疗、求学、交通、商业供给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西区和老黄埔区都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在整合资源、加强联动、促进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区划调整以后,现有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行政体制和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将发生相应的调整;财政投入、资金分配等行政资源弱化势必对西区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何积极应对、破解难题,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李雪枝在会上指出,下一步将着眼于全局,将夏港街的发展纳入新黄埔区的大版图统筹考虑谋划,有效利用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推动西区蓬勃发展。具体到产业升级上,西区将通过盘活辖区内的低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闲置用地和到期厂房,推动“腾笼换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以安利、宝洁、高露洁等大型日化产业企业为中心,引导日化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来源: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