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上课
当前各类办学机构充斥市场,无序竞争激烈。开发区培训中心(区电大)作为区内老字号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坚持公益办学,恪守本职,着眼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兢兢业业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村居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急需实用人才。
区委副书记陈小华日前到该中心调研,肯定该中心工作,并希望中心未来要立足于服务企业和居民,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主动上门了解人才需求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中心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优良的办学品质,真正体现公益服务的特点,以质量求效益、创品牌,促进教育内涵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为我区培养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多样化培训,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作为全国领先的工业区,我区企业云集,对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多年来,开发区培训中心一直面向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积累了良好的业务经验和信誉。企业纷纷找上门来,与其合作培训员工,提升自身竞争力。
“我们这里输送出去了不少人才,”中心一位负责人说,虽然起点不高,但经过培训后,很多员工胜任了高级岗位。他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名从培训中心走出去的企业员工,本身学历很低,但经过自身不断努力,从技术员干起,最终在我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了管理人员职务。
没有好的职业资质,就找不到好工作,这已成为求职者的共识。现在的企业员工都很重视培训机构的选择。一直以来,开发区培训中心以项目多、范围广、质量高著称,深受欢迎。中心开班形式多样,有职业资格培训、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特殊工种培训、订单式培训、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等。设定的技能培训项目包括维修电工、电焊、叉车、仓管、物业管理、企业劳动监察员、企业班组长等,应有尽有,能充分满足培训人员的不同需求。
我区许多大型企业对用人有特殊要求,为此,中心加强与联众、宝洁、安利、京信通信、丸顺等区内大型企业的联系,按照企业用人要求开展特种作业、订单式、安全类等职业资格培训。同时致力于开发新培训项目,如去年首次开设挖掘机项目培训,为新区建设工程培养合格的上岗人员,此培训项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多方响应。累计全年共完成技能提升与再就业培训等计5600余人次。
中心还与许多区外学校、培训机构合作,拓宽培训领域和品种。如在特种设备培训方面,与广州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广州市安监宣教中心、广州市质监宣教中心、广州市公用技师学院等合作,并通过这些合作取得了全面的培训资质,企业所需培训项目在中心即可完成从报名、培训到考证的全部过程。
去年,中心在原面授学习的基础上,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网络学院合作开设了网络教育招生,通过面授与网络两种形式的结合,解决了部分无法参加面授学习人员的困难,更加全面满足了学员需求。
今年,中心还将与区相关部门合作,上门了解新筹建企业的需求,为这些投产后急需技能人才企业及时提供服务,保证人才到位。
送教上门,就近服务失地农民
我区以前大部分为农村,村改居后,许多村民没有一技之长,在就业方面面临困境。他们普遍对技能培训有需求,但往往因为信息渠道窄、居住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求教无门。
开发区培训中心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对全区五街一镇居民进行职业培训的任务。从2010年开始,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开展送教下乡 ,把教学设备设施搬到各个村居,教师下到社区上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职业技能,掌握一技之长。
“就近服务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中心负责人表示,许多农民因为培训机构离家远,就放弃了学习机会,很可惜。我们开展送教下乡,同时在九龙等地开设分校,为村民提供了方便。
中心根据各区域实际,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训,在九龙、萝岗、联和、永和等多个街镇村居,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牧、水产养殖、花卉培育、园林绿化、水土保持、自主创业指导等项目培训,突出一村一品项目特色。
如今,中心的培训范围已延伸到我区最偏远的地方,如九龙镇的何棠下、莲塘、大涵、蟹庄、凤尾、佛塱等村, 2012年全年就完成技能提升与再就业培训15000余人次。
缺什么人才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针对我区实际,中心近年来开展了许多专题培训,如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已成为该校的一个品牌,为我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来源:创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