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30期 > 企业咨询
请问专家, 对于支持工作管理能力的应用软件,应如何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
发布时间:2008-06-06
0

  请问专家, 对于支持工作管理能力的应用软件,应如何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

  答:这也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型公共事业企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日趋复杂的环境,给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部门内部管理精细化的同时,部门间管理的协作变得更加重要,为了满足经营需要并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建立整个企业一体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存在的,企业管理层面上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会反映到系统上来。由从前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中面向职能的系统,转化到今天整个企业范围内面向流程的企业级信息系统,从而有效支持管理层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领先地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构建一体化、流程化企业级信息系统,用以整合现有的分散系统;配套的组织机构配置、流程优化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更新。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建设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支持企业管理。能否将信息系统的功能落实到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上,是检验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有些企业错把建设信息系统 当成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则是走入了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信息系统的同时,应该时刻将目光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即关注企业管理模式 的变革。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按职能展开的,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是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在强调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应具有较高柔性的今天,传统的 管理模式就显得很僵化。市场变化呼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到来。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是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对这一点往往没有充分 的认识,从而导致相当多的信息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半途而废。

  为了适应市场要求和信息系统要求,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亟待变革。由于有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支撑,实现现代化“集成管理”已经成为可能。它的基本特征是:

  ●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 企业组织应以作业过程而非职能部门为中心;

  ● 所需信息完整地一次性获取,企业管理建立在集约信息系统之上;

  ● 企业各部门活动并行化,而非顺序式运作;

  ● 扩大与供应商和顾客的接触,以顾客的需求来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向;

  ● 使用团队方式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追求企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为了实现现代化集成管理和成功运行信息系统,必须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重新调整。

  构建一体化、流程化企业级信息系统 在企业对管理模式变革的根本性需求下,通过建设一体化、流程化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对现有分散系统的逐步有效的整合。

  所谓企业级信息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级信息系统侧重 于管理理念的建立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而非简单的信息系统建设。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优化并固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即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流 程通过系统加以固化,并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和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因此,企业级信息系统是实现管理模式变革最有效的支撑手段。

  要建设企业级信息系统,决非简单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方法上,要注意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并重。在管理层面上,要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再造。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要实现由面向部门职能到面向业务流程的转变,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时间,注 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在技术层面上,则需要建设能够胜任将分散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技术平台。这一技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一体化的思想,在技术上实现各个分散系统间高效、紧密的耦合,从而为管理层面上的流程化提供有力保障。这一过程也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考虑,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高层领导的全程参与和支持;

  ● 业务部门的投入与协作,用户的全职参与;

  ● 业务驱动、业务流程梳理与企业级信息系统的结合;

  ● 有效的项目管理,规避常见问题,保证实施进度、质量和成果的可实施性;

  ● 注重变革管理,做到充分的理念与技能培训;

  ● 重视上线后的管理;

  ● 资深专家团队和专职的咨询服务顾问,创造“双赢”的合作模式;

  ● 逐步替代现有分散系统,将风险与影响降到最小。

  成功的企业级信息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开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管理上而非技术上。

  其他配套措施 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得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实施更加高效顺畅。这些配套措施包括企业组织机构配置、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的整合与优化。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需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赋予其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应责、权、利。这种设置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在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中便于协调和决策。但也要注意,由于该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脱离,容易造成信息系统脱离业务部门管理或服务较差的现象。如何避免这种现象,是信息中心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考虑过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再造,但系统实施时不可避免的变化以及具体环境的多样性,仍会给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配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实施过程中流程的重新整合同样十分必要。

  规章制度相当于企业管理的游戏规则。在使用信息系统的同时,应对以往的规章制度做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使之能够对信息系统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在信息系统实行的某些特定阶段,使用人员会暂时无法感觉到系统带来的效益,此时规章制度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本期答疑专家  丁民丞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