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我区在花园酒店举行“庆祝广州保税区成立20周年座谈会”。大会由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秀清主持,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区长李红卫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何力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保税区2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区政协主席成潘流、党工委副书记陈小华等区领导,黄埔海关副巡视员武刚、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陈磊、区直各相关部门以及黄埔海关、黄埔检验检疫局、区国税、地税、工商、外管等驻区单位的领导和原保税区管委会的老领导出席了大会。

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保税区,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保税区人开启了新的征程。20年来,一代代保税区人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区港联动优势,在广州东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摸索前进,保税业务不断做大做强。2002年,保税区与开发区合署办公,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四区合一”管理模式。从此,这一新的管理体制发挥资源叠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集成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发展。
20年来,广州保税区以政策优势、特殊功能为依托,与国际惯例接轨,培育了出口加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展览展示四大产业集群,完善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体系建设,成为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广州保税区在海关、检验检疫等驻区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开辟了全国第一条香港到广州的“超级中国”干线,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弥补了“入区退税”政策的缺失,为开发区引进LG等大项目创造了必要条件。建设了中国首个进口酒类交易中心,成功建成华南地区酒类检测实验室,并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酒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实现了物流园区与新港的区港联动发展。
20年来,广州保税区共引进企业249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769家,500强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11.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8亿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区货值623.8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7.5亿美元,实现税收收入100.65亿元。2011年,保税区进出区货值达1075亿元,税收总额达14.35亿元,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年是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再次创业的新起点。广州保税区作为我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努力抓住国家和省市外贸转型升级的机遇,积极研究探索自身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正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努力使保税区实现新提升、新跨越,为开发区、广州市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