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讲,对于那些期望在中国收购国有企业的私人股本投资者而言,去年是令人沮丧的一年。
美国私人股本集团凯雷(Carlyle)试图收购中国徐工机械(Xugong)的案例,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据。徐工机械是中国最大的国有建筑机械制造商。2005年10月,凯雷同意支付3.75亿美元,收购徐工85%的股份,但这笔交易被中国政府搁置了一年。2006年10月,凯雷将其拟议收购的股份比例减少至50%。
一些私人股本机构已经转变了投资策略。
去年12月初,高盛(Goldman Sachs)宣布了3笔投资计划,打算通过私人配售(private placement)方式,收购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少数股权。其收购对象包括: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Fuyao Glass)、家用电器制造商美的电器(Midea Electronics Appliance)、成都铝箔制造商阳之光(Chengdu Yangzhiguang)。
高盛此举得益于中国1年之前刚刚开始实施的新规定。该规定取消了长期以来禁止外国投资者直接收购中国上市企业A股的禁令。
在每笔交易中,高盛均同意收购大约10%的股份(这是成为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最低投资限额),并将支付几乎最低的价格,即发布公告前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90%。这些投资需要获得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和中国证监会(CSRC)的批准。按照中国的法律,高盛所持的A股将有3年禁售期。发布公告后,三家企业的股价均大幅飙升。
去年11月,汉鼎亚太(H&Q Asia Pacific)宣布,在获得所有相关部门的批准后,该公司以4500万美元收购了玉柴工程机械(Yuchai Engineering) 43.3%的股份。玉柴工程机械是中国小型工程机械的领军企业。
很明显,由于收购控股股权容易遭遇反对,一些私人股本机构转而选择收购少数股权。这种做法更容易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并可以规避政治方面的敏感问题。
这是否标志着外资无法在中国进行大型收购?不一定。
去年11月,中国商务部批准了一笔交易,允许高盛和中国私人股本机构鼎晖国际投资(CDH)组建的财团Rotary Vortex,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最大的国有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Shineway Group)的全部股份,及双汇集团上市子公司25%的股份。商务部批准投资者完全收购一家国有企业,将令私人股本机构看到希望。
评论人士指出了双汇和徐工之间一个关键的区别:肉类加工与中国的国家安全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