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高新科技企业及有关金融机构期盼已久的《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日前印发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是面向未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大战略。科技和金融是当前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两个因素,两者交融互进,必将成为我区经济跨越发展的有力推手。
《意见》要点解读:整体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出台《意见》,旨在鼓励金融创新、聚集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环境,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加快我区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意见》共三十条,在引进金融新业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扶持鼓励企业上市、建设金融聚集区等方面制定了系统的扶持政策,将整体优化区内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而其中受惠最多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以下解读中不难看出,《意见》的出台再次强调了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
1. 财政奖励撬动投资资金,活化区内企业资金源头
【重点条款】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企业,按照实收注册资本的1%对股权投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对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按投资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金额的5%给予奖励,每家股权投资企业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400万元,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
【解读】 该条政策规定了股权投资企业获得奖励金的条件,是对投资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从而保证了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在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中得到实惠。按照《意见》每发放100万元奖励金,即能为区内中小企业引入2000万元的资金。因此,财政奖励资金能起到杠杆效应,撬动大量社会基金,加快股权投资资本向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将有效解决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资金缺乏的问题。
2. 引进科技金融新业态,优化区内企业融资环境
【重点条款】 对我区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公司,上年度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按照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年担保额的1%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通过区内担保机构取得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3%的年利率给予贷款贴息,年贷款贴息额不超过50万元,每家企业最多享受3年补贴。
【解读】 该条政策的制定符合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难度大的实际状况。一方面,政策规定享受贴息优惠的只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且贴息补助金额相对较大,有的放矢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另一方面,作为与区内企业共同发展的契机,政策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作保,拓展业务增长点,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融合。
3. 鼓励企业上市,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
【重点条款】对企业上市进行分阶段资助,在境内外中小板或主板上市给予300万元资助,在创业板上市给予200万元资助。其中,完成股改资助50万元,完成上市辅导获得合规性初审意见资助100万元,在中小板或主板挂牌后资助150万元;在创业板挂牌后资助50万元,成功转板至主板或中小板挂牌后再资助100万元;另外,对招商公司、股权代办企业也给予相应奖励。
【解读】从对企业上市资助的方式可以看出,政策注重的是对企业上市集资行为进行逐步引导,而不是在企业成功挂牌后才给予奖励。这样的规定,能够保证财政奖励资金真正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切实解决企业上市过程各阶段面临的困难。
而在招商和引入企业方面,政策规定“先引进后上市”所得到的奖励比“直接引进”的更高,意味着我区更希望区内科技企业能利用开发区提供的平台得到一定的发展,再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因此,今后如何挑选、引入科技企业到我区落户发展,是招商公司应该重点考虑的业务增长点。
对在非上市股权交易代办系统(即“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从原来奖励前10家增加到前30家,同时对辅导券商的奖励范围也作了相应扩大,更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图为益善生物实验室一角
他山之石
搭平台 建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当前科技金融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是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上海张江高技术园区,三者都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区域许多做法和先进经验也许并不接我区地气,但值得我区学习、借鉴。
中关村 集中搭建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
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金公司)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实施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中关村按照金融市场运作方式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一个基础,十条通道”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对园区内科技企业提供多种科技金融产品。其中,在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园区企业做大做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科技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多年来,我区通过充分利用科技资金、成立担保公司等方式,为区内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多次“雪中送炭”的科技金融服务。与中关村目前的实践类似,我区此次出台的《意见》将科技金融主要门类均囊括其中,但是目前我区尚缺一个类似中科金公司这样的统筹全局资源的平台,若能将我区先前的一些科技金融资源加以整合,相信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东湖高新区 善打配套政策“组合拳”
东湖高新区制定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实施方案,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等5大产业集群为重点,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工作,着力加快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与突破,并完善六大运行机制。在这个总体方案指导下,东湖高新区将科技工作进行“分解”,并分别制定专门配套政策,这恰如一套颇具威力、效应叠加的“组合拳”。
今年,我区实行多年的科技政策将期满,区委、区政府已指示相关部门就我区未来的科技政策进行修改、完善。长期以来,我区在贷款、担保等方面已进行创新科技金融政策的尝试,特别是之前也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含金融业)制定过专门政策,我们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对科技金融政策也进行一番梳理,相信也能拿出一套完整的“组合拳”来。
上海张江 立足企业需要 量身定制服务
上海张江高技术园区成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张江创新十条”(着眼于引进人才、股权激励、吸收高科技人才参与园区管理)并推出了科技金融系列产品。以具体的、不同形式的金融产品,具体地为园区内高科技企业服务。
与其他金融业产品相比,科技金融归根到底是为科技发展服务,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如何让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使用上这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最终促进科技进步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上海张江本着方便企业操作的初衷,从企业的角度来考量、整合资源,并最终打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具有品牌效应的系列科技金融产品,在眼花缭乱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中独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或许更能短期见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