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201期 > 热点话题
中国应为地方财政奠定更为稳健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2-02-17
0

 

 

中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巨额刺激方案时,重点是尽快向各省市输送资金,推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当时,各省市的地方政府获准绕开通常的举债限制,以尽快启动项目。如今,还债的时候到了(逾半贷款将在今后3年里到期),当年那场信贷狂热的规模意味着,许多借款人可能违约。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方面作出的选择是命令各银行滚转贷款,而不是直接为地方政府纾困。这种做法除了争取到一点时间外,起不到什么作用。中国银行体系早晚将不得不承认,在忙于执行刺激政策的过程中,各银行发放了一些不良贷款。如果中国政府的决定不只是为了延缓还债日,那么现在争取到的时间,必须用于为地方财政奠定更为稳健的基础,同时叫停那些效率低下、在资金上依赖贷款的项目。

 

这样的项目还多得很。一些官员估计,大约25%的项目无法产生营收。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已增至原来水平的3倍,超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成本所致。这些债务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短期银行债务,它们被塞进旨在绕开规则的表外工具。对中国政府来说,设法应对短期银行融资与其所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的长期特性不合拍的问题,将是明智之举。去年批准一些省市发行债券的决定是很好的第一步。发行债券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财政自律。但这方面的实验仍然有限,而监管机构过度也阻碍了债券市场本身的发展。

 

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强调,中国政府在决定银行放贷政策方面的主导角色,制造了高风险的资本配置扭曲。虽然中国的银行体系仍是稳健的,整体经济近期也将保持颇为健康的7%-8%的增长率,但增长正在放缓。在一个更加成熟、增长有所放慢的经济体中,允许各银行在商业稳健的基础上作出放贷决定,允许市场决定放贷和储蓄利率,对于确保金融体系的生存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

 

近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显示,中国可能正对金融改革失去兴趣,在眼下的不确定时期选择稳定为上。但是,现在求稳的代价,可能是在较长期出现危险的不稳定。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