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办负责知识城的产业招商,2011年项目办严守高门槛,高标准筛选并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累计与69个中外项目签订投资合作意向,落实用地项目17个,注册项目28个……知识城项目引进呈现出“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落地一批”的良好态势。

知识城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去年组合拳全方位招商成效大
面对知识城开发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还不完善,配套政策尚处在探索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状况,项目办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了一套独门“招商组合拳”。
第一招:敲门招商
项目办认真研究了知识城的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了500强招商计划,主动上门,拜访迪斯尼、西门子、飞利浦、日立等世界跨国企业全球总部50多家,有效地宣传推介了知识城,通过直接与企业总部高层对话,成功引进了迪斯尼华南销售总部等项目。
第二招:借力新方
项目办与合资公司制定了每两周召开工作对接会议的机制,定期沟通招商工作进展、商讨项目招商主要问题、研究解决方法等。同时,与星桥公司、合资公司等组成中新联合工作团队赴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开展国际联合招商12次,充分发挥了新方全球招商渠道资源的优势,促进了项目洽谈成效。
第三招:关系链招商
为了促使已与重点跨国企业全球总部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加速投资知识城,项目办联合合资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其中国总部和地区总部的沟通协调,通过各层关系链、多层次争取项目尽早决策、尽快落户。如2011年5月和11月,中新联合招商团队两次赴欧洲走访飞利浦全球总部,并多次赴飞利浦在上海的中国总部和深圳的分公司洽谈,推进飞利浦LED照明和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中心两个项目尽快落地。
第四招:联动招商
建立与合资公司和招商单位的联动招商机制。项目办协调合资公司与区相关单位保持紧密联系,确保重点项目高效进驻。与区经发局保持信息互通,使重大快速消费品等项目加速投资知识城;与区科信局沟通,推进丹麦INDEX设计中心项目;协调区卫生局、农林水利局、知识城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加快落实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绿色生命集团三香生态园等项目。
第五招:“大平台”招商
项目办与省、市有关部门积极对接并保持密切联系,获得了许多重大招商信息,促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等项目落户知识城;积极参与广州市政府主办的“新广州·新商机”北京、上海、成都、重庆、西安、香港、澳门等重点城市推介会,借助更高、更大的平台向广大国内外投资者推介知识城,接洽了一批重点项目。
第六招:研发+总部招商
按照主导产业方向,严把项目创新门槛,大力引进一批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瞪羚项目”进驻知识城,而且对项目的高端环节(“研发”+“总部”)组合引进,确保知识城一开始就处在高起点,代表性项目有万全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及华南总部、勤上光电研发中心及销售总部、中国移动广东区域生产研发中心等。同时,加强与华南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促成了科技研发、人才发展和合作办学的高端合作项目。
第七招:专题招商
项目办联合合资公司团队确定了智慧城市和电动汽车产业作为专题招商的重点。在智慧城市方面,梳理了一批智慧城市项目,并赴日本、欧洲、中东等地开展智慧城市专题招商,与日立、索尼、富士通、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在电动汽车方面,制定了在知识城发展电动汽车的计划,积极争取市发改委将知识城作为全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重点载体;大力推动新科工程、日立公司等国际一流的工程研发及制造企业,与北京八恺电气、许继集团、厦门金龙等国内自主创新汽车企业组成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推进项目产业化进程。
第八招:打造综合型招商队伍
项目办根据项目特点和在编人员的特质,组建了内资和外资两支核心招商团队,实行项目招商细分管理;对现有招商资源进行了分析整理,形成项目管理库,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实行项目跟踪专人负责制;以产业招商为中心,综合型“小而精”的招商团队提供线索收集、项目洽谈、宣传推广、考察接待、筹建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招商服务。
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四维推进
今年是知识城开发建设的关键之年,项目办将总结梳理知识城一年来的招商成果,深刻分析成败得失,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打基础:构建知识城创新体系
2012年,项目办将把知识城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赴国内外先进地区开展调研,制定可行的知识城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培育和成长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重点包括: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完善知识城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设立产业基金,建立完整资金服务链;同步开展科技企业加速器规划,为孵化器企业提供中试及小型产业化基地;为企业中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文化配套环境。
大提升:打造主导产业发展集群
树立全球视野和大局观念,依托新方的全球招商信息网络,与合资公司共同推出全球招商的企业目录及重点攻坚策略;深入开展招商活动。今年计划组织60次各类国内外招商活动,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教服务业、文化创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的招商活动,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智慧城市、电动汽车和电子商务等产业聚集,打造产业园区。
高声势:打造高端招商品牌
通过省市机构、推介会、大使馆、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渠道,将知识城宣传资料传递到潜在的或有意向的投资者手中;实施知识城深度宣传推广的方案;联合信息办等相关单位,完善知识城网站,将其打造成为知识城对外宣传推广的重要窗口。广泛利用国内外高端媒体和新型传播媒介,对知识城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推介,着力增强和扩大知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知识城真正成为广东省的一张闪亮名片。
强引力:营造政策洼地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创新调研和设计,真正形成政策洼地,加速技术、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结合知识城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的政策,争取在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知识城“出技术”,重点考虑在电动汽车、智慧城市、文化创意等领域,研究出台专项优惠政策,以吸引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
数字说成绩
50项目办全年共完成项目接待390次,开展国内外招商活动50次,其中海外招商12次,国内招商38次。
400 项目办全年接触项目线索近千条,经过认真研究、严格挑选,与400多个项目进行了洽谈。
69 目前累计与69个高端产业项目签订投资合作意向书,总计投资总额370亿元,达产后产值约1250亿元,上缴税收95亿元以上。
170 目前项目办在谈项目170个,其中外资项目80个,内资项目90个。
28 目前已开展28个项目在知识城工商注册的工作,注册资本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
17 目前落实用地项目17个,投资总额达200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达产后产值达700亿元人民币以上,税收达6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专访:“既要高技术,又要高效益”
“汪洋书记提出,中新广州知识城将成为知识经济创造的新引擎,知识城招商就要抓‘微笑曲线’的两端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办常务副主任申平对知识城未来的招商工作目的非常明确。在来到项目办工作前,他从事科技招商和总部招商工作多年,非常熟悉招商工作的运作。
他说,产业发展是知识城的立城之本。相比通常的产业招商,知识城的招商以发展知识经济为战略目标,既要有高科技含量,也要有高经济效益,紧紧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知识城主导产业的方向已确定,即知识城的产业招商既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方向,严把创新门槛,抓产业链前端的研发中心和后端的营销总部,还要提高产业招商的成效和质量。
“比如我们去年引进的勤上光电研发中心及销售总部就是这种项目。” 据悉,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LED研发和制造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把生产环节设在东莞,并在全国设立多个销售网点,在知识城则设立高端研发中心及销售总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0亿元,预计2013年实现营业额5亿元,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额30亿元,年上缴税收1.8亿元。
对于项目办今后的招商工作,申平显得信心满怀,他说,知识城是汪洋书记倡导并推动的粤新合作项目,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城的开发建设,给予多项政策支持,这些都是知识城的“尚方宝剑”。在多方关注下,知识城规划建设蓝图也愈加清晰,软硬环境也在逐步完善。知识城的招商数量不断增加,既依托新加坡全球的招商信息网络,也发动全区招商公司精英团队,全面了解全球信息,广纳各方资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这么多利好因素支持,我们招商工作有底气,有信心!”申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