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公布,针对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人才、用地、营商环境、自主创新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指出要力争到2015年,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比重提高到20%;涌现一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在国内外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优化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总体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突出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服务,加强引导扶持,促进我区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上新台阶,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区经济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于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的融资难问题,《意见》提出了加大民营企业上市支持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吸纳风险投资和发起参与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以形成创新与金融有机互动的良好局面。据悉,我区将争取到2015年上市企业达到40家以上。
在人才方面,《意见》指出要通过加快校企合作、拓宽招才渠道,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交通等配套环境,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等方式,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招留人才难问题。
为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区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将对国家、省、市、区各级的创新型企业给予奖励,同时资助民营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设立区质量强区战略专项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标准的研制。
此外,我区还提出要编制重点民营企业目录,支持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通过“三旧”改造等措施,解决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优先支持我区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展览,为民营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增长;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意见》对各方面措施进行了细化分工,将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要求各部门高度负责,加强落实。
近年来,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有3000多家民营企业,涌现了京信通信、金发科技等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企业。但从整体来看,我区民营企业与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等相比落后明显,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尚不及外资经济的1/10,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