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190期 > 协会信息
生物科技广交会 项目对接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1-11-18
0

 

 

首届“中英生物科技之桥”项目对接会诞生27个项目,生物岛将建国际合作平台

 

首届“中英生物科技之桥”(广州)项目对接会日前结束,24个中英项目(团队)经历生疏、磨合到产生默契,最终成功配对,产生了27个新的合作项目(团队),并于11日下午现场签署了合作备忘。至此,整个对接会历时4天,前后与会人员超过500人次,中英双方在别具一格的对接环节中,碰撞灵感,萌发创意,形成信任,诞生友谊。作为首个落户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国际合作平台,“中英生物科技之桥”真正成为了广州生物科技连接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

          

         市领导凌伟宪会见“中英生物科技之桥”代表团

 

【优中选优】  27项目历经重重关口脱颖而出

 

    尽管是首次在广州举办,对接会现场产生的一个个数字却不断为中英双方带来惊喜:8日公开会议,24个中英项目团队现场收到的问题或研讨需求超过500条;9日闭门会议,经过7轮“快速配对”和分组讨论,500条问题和研讨需求化为120个项目合作方向;10日闭门会议,上午,120个项目合作方向通过“识别与定义”变成了50个合作项目,下午,50个项目所属团队进行现场演示,互相投票,最终,27个合作项目诞生,主要涉及鉴定和优化抗体诊断技术、生物芯片检测、基因完善、生物标识系统等领域。

 

  50027,与会人员如何将对接产生的众多项目方向变成实在的项目?未来评审委员会又如何从对接产生的项目中选出扶持对象?“无论是作为与会人员,还是作为项目主办方,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说我们的标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四点原则’:技术成熟性、市场需求性、资源对等性和项目可行性”,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IPI制药创新研究院中国项目总监邵群博士表示,“技术成熟性和市场需求性比较容易理解,资源对等性是指中英合作双方各自能调用的资源必须具有对等性;项目可行性要求项目实施具有现实操作性,即使满足前面三点,但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一样会被否决。”

 

【创新模式】  开放式对接形成“海绵效应”

 

    传统的项目对接活动重在积累,本次项目对接会注重开放式创新,通过项目对接,既有量的积累,又会形成广州与英国生物科技资源、技术和人才的互补,强强联手组成长期性合作团队。这样一来,双方合作就不局限于单个项目,而是形成系列化、常态化的创新集群,通过这个创新集群的“海绵效应”充分吸纳英国先进技术、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增强广州本地产业研发能力,以及广州现有生物产业链的完善和新产业链的形成。

 

【严控风险】  让与会企业吃“定心丸”

 

    一位参加闭门会议的中方专家在活动中提到,此活动大大降低了项目对接的风险与成本。该专家在此前曾与国外一家企业洽谈合作,为弄清对方的虚实,双方的试探性接触都是“步步惊心”,而本次对接会上的参与项目(团队)都是经过中英双方各自反复筛选和共同的项目评审委会推荐,从一开始就给与会企业吃下“定心丸”;其次,本次对接事先就把经专业法律机构审核过的保密协议、商业合作协议的文本准备好,参会者一旦有需求,就可直接进入实质性签约操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合作成本并节省了沟通时间。而该专家先前若要与合作方展开实质性对话,须敲定双方都认可的保密协议与合作协议内容,这往往又需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候,大量时间和金钱就这样浪费掉了。“风险低,对接易,此次闭门会上,所有与会代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有没有更好的点子产生”,邵群这样说道。

 

中英生物科技之桥对接项目签约

 

【活动形式】  轻松严谨不落俗套

 

    本次项目对接会也创造性融入了激励式团队培训的一些经典形式和内容,会议室内科学家与企业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打成一片。“这是我们特意设计的环节,因为我们重在培育和对接团队,这样既能活跃气氛,促进交流,又能无形中缩小对接双方在文化、性格方面的距离,加强团队意识,对后面产生团队默契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IPI制药创新研究院院长保罗·索宁补充道。轻松归轻松,会议主持人在监督与会人员开会方面可是一丝不苟,连“偷偷”溜出来喝茶的与会人员也会立即被“抓回”会场,“我们宁愿给您端茶倒水也不愿您浪费一丝一毫的会谈时间!”

 

    区科信局局长孙学伟在观看了现场对接情况后表示,此次活动气氛既紧张又轻松,重点鼓励多方探讨,摒弃“安排”项目一对一对接的旧套路,以灵活的措施应对现场即时动态,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创新,而且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政府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的条条框框,值得广州开发区和生物岛认真研究和借鉴。

 

    11日当天,英方的项目(团队)还特地预留时间与8家未参与闭门会议但有对接兴趣的中方企业、机构进行交流。

 

【以商引商】  为生物产业国际化“播种”

 

    “没想到广州企业素质这么高,积极性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在英国还有些合作伙伴,他们在其专长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不知我能否介绍他们来广州与当地企业对接?”闭门会议的最后一天,英方的一位专家找到承办活动的中英双方负责人问道。“当然可以!”双方负责人异口同声回答。

 

中方负责人表示,希望此次参会的每一位英方代表都能成为广州与英国在生物科技合作方面的“大使”,积极引荐英国的企业、人才、技术与广州对接。英方负责人则强调项目对接会只是“抛砖引玉”,会议结束甚至单个合作项目完成,都不是“终止”而是“播种”,每一个中英合作项目也将成为广州生物产业国际化在英国播下的“种子”,而要使这些“种子”最终成为参天大树需要中英双方的长期服务和不懈努力。

 

【后续推进】  生物岛将建5大服务平台

 

    对接会上产生的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州国际生物岛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敏超表示,生物岛“未雨绸缪”,全岛正在建立和完善产业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配套服务5大服务平台将为落户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对于项目入驻生物岛后的正常经营并维持可持续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汤敏超表示,一方面生物岛主动做好服务协助中英合作项目落户,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尽快形成“中英生物科技园”及其创新氛围,结合广州国际生物产业联盟对华南地区生物产业资源的整合,通过生物岛这个“点”,以点带面,为广州打造国际健康领域的首府城市作出贡献。

 

    闭门会议结束后,27个项目将进入紧张的项目申请材料准备阶段。根据中英双方项目评审专家组的约定,本轮扶持资金申报材料递交的截止日期为125日,专家评审会初定于128日召开。2012年的项目对接将重点关注包括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干细胞、组织工程)、个性化诊疗和中药现代化等领域,首轮对接会初定于20123月上旬。

 

相关新闻:

 

    “中英生物科技之桥”是由英国政府资助,英国研究理事会、贸易投资总署委托英国布莱福德大学将英国先进的生物科研技术与中国交流合作的对接项目。今年418日、78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先后与布莱福德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