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公司里,我不是负责技术工作的,但时常感到新东西太多,出现得太快。最近接触到一个叫“NFC”的技术概念,据说是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请问它是不是类似于手机蓝牙功能的一个延伸?
答: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应用的开发。这中间的确不断出现了一些新东西,比如基于位置的服务(又叫LBS),把LBS与社交网站整合一体后的foursquare (中文有人译成“四方”)服务网站都是近一、二年才出现的概念。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最早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粗略地说,它类似于蓝牙技术,不用有线连接即可实现信息的交互作用,但信号传输距离要比蓝牙小很多,一般在0~10厘米之间。
然而NFC是一项更新的技术,比蓝牙有优势。比如, 蓝牙在通信设备间的设置既耗时,且匹配麻烦,而NFC则能简化蓝牙通信;将蓝牙耳机连接到手机就需要30秒的时间,重新连接先前已识别的节点通常甚至需要手动操作,而NFC技术可以与蓝牙配合使用,从而简化用户进行个人区域网添加节点的设定过程,使用NFC建立蓝牙节点间的初步沟通、连接设定,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设备配对近乎实时。
另外。蓝牙成本较高,而NFC则具有低成本、能耗少的优势。NFC主要是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经常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且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把NFC应用于手机上,可以实现很多新的应用,比如小额电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设备或标签的信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的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再比如,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NFC手机使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
你可能听说过前几年兴起的“电子标签”技术,即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今天的NFC实际上由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在今天一些大城市用的公交“一卡通”、未来的手机短信、火车票等,都内含了NFC。当NFC手机作为标签使用时的典型应用有安全的移动支付、门禁卡、身份识别等。移动支付是标签模式最主要的应用,可以用于地铁票、超市付费、停车场收费等。NFC 标签模式应用可以集成多种卡的应用于SIM 卡中,这样使用短距离通信的用户不必携带多种卡,只使用手机就可以做到刷卡消费。在NFC阅读器模式下的典型应用,是数字内容传输以及下载智能广告牌信息。举例来说,持有NFC 手机的用户看到一则海报信息:刘德华将在鸟巢举行一场演唱会。海报上还刊登了演唱会邀请的嘉宾,以及演唱会节目安排等详细信息。持有NFC 手机的用户不必站在海报前驻足观看,而是完全可以把海报信息下载到手机中,找一个舒服的地方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