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重庆、上海之后,深圳也发出了探索开征房地产税的信号。在三地如火如荼展开的地方“两会”上,房产税无疑成为热词,备受关注。
这项被视为调控“利器”的税种,在2010年“犹抱琵琶半遮面”,曾反复影响楼市预期,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楼市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和升级,经过2010年的行政调控和市场调控,在新的一年,楼市调控将进入财税层面。
然而,这项备受关注的税种,在试点消息公布之前,就充满了争议,在批评与质疑中渐行渐近的房产税或许扮演着错位的角色,房产税并不是“救世主”。
房产税将造成雪上加霜
“住宅还是稀缺资源,相对的供应依然小于需求,如果真的执行房产税只能给购房者雪上加霜。”1月19日,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表示。
张大伟指出,公众对房产税的认识存在误区,海外征收房产税的国家房价不高,是因为其他的保障做得好,而低价的根源不是房产税。
对于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张大伟分析,完全意义上讲,这两个版本不能叫做房产税,更多的是起到威慑的作用。两地比较而言,他认为试点对重庆的效果会相对明显,条件也比上海成熟,“重庆楼市没有经过太多炒作,上海毕竟还是需求太多,除非针对全部存量征收,只针对新购房不会挤压出存量泡沫。”“这和限购类似,是限制你的购买,之前的政策也有很多诡异的地方。”
不能承受之重
人们对房产税望眼欲穿,大多数是寄托于使房价下降的功能。然而,结果和期望或将产生偏离,房产税承载了太多本不应该承受的重量。
1月18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指出,房产税并不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打击太大,房价也不会因此大幅下降。长期来看,房产税对投机性购房起到抑制作用,但刚性需求仍然存在,不会因为房产税而改变。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则建议不要对房产税期望过高,他在1月18日对新浪财经表示,在目前中国经济情况之下,房产税很难达到放缓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作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者,“通过征收每年1%为上限的房地产税,来控制老百姓每年10%以上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显然是自不量力的。”
张大伟说到调控政策已经相当到位,房产税只能是配合调控,不应寄予太多希望,“只要把之前的政策落实好,市场是能够降下来的。”
张大伟指出,把房产税当成“救世主”是不现实的,“指望房产税对楼市调控实现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投资投机,但实际效果还要在其他所有政策都在执行时才能产生明显效果。”他更青睐于把房产税比作为核武器,“核武器杀伤力大,好人坏人一起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