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142期 > 热点话题
制造财富神话:谁来帮助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
发布时间:2010-12-03
0

    碧桂园和中国首富杨惠妍、SOHO和潘石屹夫妇、复星国际和郭广昌、巨人网络和史玉柱及其创业伙伴们、阿里巴巴和马云及其创业伙伴们……这些经典的创富故事和新鲜的创富人物,在他们千差万别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故事背后,有着绝对相同的创富路径——海外上市。

  2010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单教育培训市场在短短3个月内就有4家机构在纽交所、纳斯达克市场等地上市。与此同时,众多的海外证券交易所纷纷抢滩中国内地,与国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争抢这一千载难逢的资本市场商机。这场由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中国民企渴求海外上市

  据统计,2007年在美国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最多。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纽交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19家,全部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家筹资约2.7亿美元;在纳斯达克,2007年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3家。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71224,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已达51家,其中,39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分别有7家和5家)。这39家中国内地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逾1.5万亿美元, 平均市值达到300亿美元,最少的约4亿美元,最多的达2320亿美元。在纳斯达克,目前已有47家中国的上市企业。

  除了纽交所,其他海外交易所也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上市选择。专门研究大中华区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的清科集团统计显示,2007111月共有98家中国企业在境外9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42.09亿美元;上市地点出现多元化,除了香港之外,纽交所、新加坡主板、纳斯达克(NASDAQ)等市场的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均有明显的增长。

  对此,安永合伙人及创业投资咨询服务主管蔡伟荣预测2008年中国的民企仍青睐海外上市,中国内地募集资金的很大部分来自于国有企业的‘H股回归‘A+H交易。多数民营企业则选择在香港和海外交易所上市。

  谁来帮助我们海外上市

  国内民企在渴望海外上市的同时,面对海外交易所严格、规范、透明的上市制度,在如何操作和完成海外上市过程中却显得十分迷茫。

  我们打算组建一个PE,规模在5亿—50亿元,钱不用担心,我们还有很强的政府背景,你能帮忙推荐一个合适的团队来帮我们运作海外上市么吗?近日,广东一家制药业企业的负责人在电话中语气急切地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认为企业海外上市不能再等了。他说,2007年以来,中国制药企业大举进军海外资本市场,贵州同济堂、先声药业和沈阳三生制药陆续在美国上市,武夷药业在香港上市,四环控股登陆新加坡。8月,无锡药明康德在纽交所挂牌,共融资约1.846亿美元,当日股价上涨40%。11月,海王星辰又成为内地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零售药企,募集到3.34亿美元,且股价逆市上扬。

  但来自亚洲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陆正良博士认为,中国内地民营企海外上市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海外上市是一个专业、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心理准备,更要有业务准备,特别是财务准备。如很多国内民企经常存在的关联交易是海外交易所最忌讳的;再如,国内的家族式企业,普遍存在公司账务与家庭支出混为一体的现象,还有,一些民企的创始人习惯于依靠人制,而非公司治理,这一企业管理方式显然不利于企业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和管理透明等要求。总之,企业上市前必须清楚,自己的审计、财务、税务等各方面有无缺陷;批文、土地使用证、知识产权证明等是否齐全。而这些内容如果没有专业人才来准备,上市或上市后的运作都可能面临各种麻烦。

  另外,企业家要明白,海外上市的一个重要的推手便是风险投资(简称VC)。与此同时,在形形色色的创富故事的背后,必须有一个由投行高手、财务顾问、法律专家等熟知上市规则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庞大上市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团队才是财富神话的最终制造者和完成者。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