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宏扬企业服务中心网站!
会员服务周刊 > 第138期 > 协会信息
广州出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0-11-05
0

在第16届亚运会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成为广州推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促进提升科学发展实力的纲领性文件。绿色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转变发展方式的广州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打造国家级中心城市

  喜迎亚运的羊城,处处鲜花飘香,让每个到广州的客人都赞叹:“广州更靓了!”不过,在靓起来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变化,那就是广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的广州,正在从原来以轻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主逐步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长迅猛、核心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国家级中心城市。而《实施意见》的出台,正是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当前广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促进形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立足于"可操作、可考评"的基本原则,提出要"加快形成四个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加快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快形成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功能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动力由物质资源推动向高端要素驱动转变;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市民受益:将推进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在转方式过程中,市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2012年,广州市民生活方式将随之改变。市发改委向记者透露,按照《实施意见》,将推进国民旅游休闲计划,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两年后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全市居民消费率超过32%,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80%;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83.2%;出行方便了:轨道交通线路开通里程258公里,市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900公里,快速路通车总里程425公里;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2年后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

  绿色经济:碳排放每年降3%以上

  广州将建设若干绿色经济示范区。到2012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7957亿元/平方公里,3年间碳排放强度年均降低3%以上。到2012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608吨标准煤以下,万元GDP用水下降到77.5立方米以下。

  现代服务业:六大服务区清晰定位

  广州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发展脉络已经相当清晰:珠江新城-员村地区是中央商务区;琶洲地区是国际会展中心;白云新城是文化和商住新区;新中轴线南段地区则是城市行政服务中心;白鹅潭地区是国际商业中心、水秀花香的岭南宜居示范区。

  新兴产业:建设五大示范区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也在布阵: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岛、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和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到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6%,建成具有国家领先水平和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产品。

  总部经济:两年新增总部40

  广州市财政5年共计划投资50亿元支持总部经济发展,计划到2012年全市新增总部企业要超过40家。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00亿元。

  新培育1~2家中国连锁100强企业

  首次提出完善提升北京路、上下九路、天河路、环市东路、中山三路等零售商圈功能,到2012年,新打造3个以上具有“广州价格”功能的新型交易市场,新培育1~2家中国连锁100强企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连锁经营销售额占比超过62%。到2012年要争取"广州板块"上市公司达90家。

  南沙将建CEPA综合示范区

  广州将在CEPA各项先行先试政策上充当排头兵:推进建设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广州南站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先试区、穗港澳琶洲会展合作试验区、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等合作载体,争取设立中新广州知识城服务业开放创新区。

  加大投入自主创新

  广州加大力度支持创新,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同时加强了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每百万人口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57件,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

  百亿财政扶持怎么用?

  《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如每年安排服务业领域专项资金20亿元,市财政5年共计划安排50亿元支持总部经济发展,2010-2015年市财政共安排贷款贴息资金6亿元用于支持“退二”企业搬迁建设,2010-201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广州(梅州)、广州(阳江)和广州(湛江)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2011-2015年对市融资担保中心注册资本金和再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10亿元等。2010-2013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安排每镇每年平均1500万元(重点中心镇每镇每年平均1800万元)中心镇建设资金。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粤ICP备12036201号-1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